中方县自然资源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中方县自然资源局
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中心,着力服务大局,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自然资源各项工作。现将2019年主要工作、亮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和2020年工作计划等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9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保障发展,主动服务县域经济
一是切实保障发展用地。根据全县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及用地需求,及时申报上级预审,及时组织资料报批,积极争取调规与用地指标。今年来,通过我局不断努力,共审批建设用地项目5个,面积824.8645亩。成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初步确定了中方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单位,基本完成双评价和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城镇边界线划定,收集部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资料。稳步推进征地拆迁,完成中小型企业孵化园、芙蓉学校等15个项目征地面积619.662亩,迁坟1206棺,完成房屋拆迁162栋,面积45793.79平方米。扎实推进土地市场建设,科学编制了2019年度《中方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为全县科学有序供地提供了依据,近5年我县的平均供地率达84.8%。截止到11月,出让土地29宗,成交29宗,面积827.98亩,土地出让总价款3.58亿元。
二是切实保障发展用矿。根据省厅要求,矿山企业年检取消,全面实施采矿权人信息公示制度,根据全国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系统中的数据,我县登记矿权43个,应公示矿权37个,填报数量37个,填报进度100%;公示数量37个,公示进度100%。全年延续变更矿权9个。
(二)坚守红线,不断推进耕地保护
今年,我局在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的同时,还大力开展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开发利用工作,增加全县自然资源的保有量,提高现有耕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建设用地做到占补平衡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搬迁农民安置提供用地保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一是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实行县、乡、村三级考核机制,强化责任落实。2017年我县完善更新基本农田划定后,总耕地面积为33.4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指标面积为25.575万亩。按照耕地保护目标要求,我局扎实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2019年县人民政府与12个乡镇重新签订了责任书,各乡镇与村也一并签订了责任状,并对每一保护区确定了保护责任人。共签订责任书123份,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人123人,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乡镇、村、组,具体到农户。通过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开垦耕地8000余亩,确保了全县耕地保有量33.44万亩、基本农田25.575万亩不减少,连续2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二是狠抓土地土地开发和综合整治。截止到11月,共完成耕地开发选址立项1800余公顷,已开发耕地面积530 余公顷。省厅对我县已完成耕地指标确认232.9327公顷(水田149.9145公顷、旱地 83.0182 公顷),完成验收300余公顷。
三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耕地指标大幅增长。截止到11月,我县1641亩城乡建设用地指标项目通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评审,全年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验收确认1642亩,完成指标交易667亩,成交额1.607亿元。
(三)以人为本,扎实做好地灾防治
一是认真夯实基础工作。2019年,进一步完善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编制完成《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汛前排查确认并登记在册各类地质灾害点117处,列入省、市、县三级监测灾害点107处,及时落实了明白卡、警示牌、应急预案等预防措施。
二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乡镇集市等时机,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展板、标语、发短信、发放科普资料和倡导县电视台播放防灾宣传片等方式,有效的宣传和普及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截止到11月,共出动宣传人员70 余人次,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灾明白卡各1200余份,悬挂横幅30 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开展实地临灾避险演习12次,参加人员500 余人。
三是妥善应对汛期防灾。全局实行局长总调度、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联包、全员参与的防灾工作机制,强化防汛值守和监测预警,建设完成全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截止到11月,开展汛期排查及汛期巡查800 余人次,联合技术单位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50 余次,出具调查报告42份。通过层层措施,有效保障了地质灾害危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一步落实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退付工作,拟定全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退付工作方案,督促矿山企业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基金。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整改,截止到11月,无重大地质环境事故。
(四)依法行政,大力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严厉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今年,按照省厅、市局的工作要求,积极主动建议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中方县“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方案》、《中方县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专项行动方案,并按照全县统一安排部署,与其他部门一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棚房整治、违建别墅专项清理。截止到11月,共开展土地矿产资源动态巡查300余次,出动巡查人员1200余人次,下发责停书65份,有效制止违法行为65起,立案11起(土地11起,矿产0 起),结案6起,立案查处率100 %,结案率54.5%;罚没款7.1万元,挽回经济损失约6 万元;退还土地14179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4458平方米。土地矿产卫片检查稳步推进,省厅下发我县2018度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共188个,按照省、市方案的要求,经省、市、县三方内外业核查,认定合法图斑87个,伪变化图斑30个,其它42个,违法图斑 29个(其中非立案19个),共罚款7.1万元。
二是打好“绿色矿山”生态保护持久战。今年,我局先后制定和下发了《中方县矿产资源开采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中县自然资发〔2019〕8号)和《中方县非法采矿挖砂排查专项整改实施方案》(中县自然资发〔2019〕29号)等行业整治方案。4月至9月,我局先后开展了矿产资源开采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非法采矿挖砂排查专项整改等行业整治行动。此外,还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要求,按照全县统一安排部署,与其他部门一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棚房整治、违建别墅专项清理及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行业整治行动。截止到11月,共组织巡查200余次,立案查处非法开采案件14起,罚款 28.5 万元,没收矿产品10车。遣散务工人员80余人,拆除工棚10个,驱逐运输车辆50余辆,扣留非法开采设备12台,关闭非法矿山开采点3处。通过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得到全面遏制,最大限度地排除并防止了潜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此外,与34家矿山企业签订治超载超限目标管理责任状,要求矿山企业制作了源头企业治超监管公示牌,张贴相关超限运输认定标准等,起到很好的源头治超效果。全年未发生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市委巡视组交办我局牵头的8件交办件均按时办结。
三是闲置土地清查力度持续加大。今年来,我局对国家自然资源督查武汉局下发的闲置土地清单进行清理整改。制定了《中方县闲置土地处置整改方案》、《中方县闲置土地处置实施细则》等文件,并分类制定了整改措施。较好完成了清理整改任务,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的125宗空闲土地的外业核查任务和土地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日常巡查任务,此外,还对嘉金房地产公司、鸿福嘉园等房地产遗留项目进行了竣工核验受理。
(五)科学规划,合理推进城乡规划
2019年,我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县城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狠抓初审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和《中方县城乡规划管理办法》拟定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要求,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方案审批文本进行报建前期审查,逐一核查施工图与方案文本是否一致,严格把好审查关,检查建筑面积等相关技术指标。截止到10月底,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0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核实证明书4件;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79件,核发用地选址意见书8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村民建房看现场2次,现场查看村民房屋计22户,组织联合审议小组会议1次,原则通过6户。
(六)转变作风,切实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水平
一是扎实开展行政审批窗口建设。根据“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将原来的国土资源窗口调整为3个受理窗口,并进驻到政务中心窗口受理,全力配合县政务中心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所有事项提速40%。截止到11月,自然资源窗口共受理并办结业务271件,最大限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好务。根据“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要求,完成权利事项梳理和录入134项,并对134个事项实时监控、及时更新并对外公示,所有事项要素均已完善。
二是不断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截止到11月,我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发放《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共7848本(除市本级和溆浦县以外,发证总量在全市排名前列)。今年来,根据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一件事一次办”工作部署要求,不动产登记中心继续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针对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多措并举,着力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理”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目前,不动产登记在线申请系统已对外开放,群众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办理“网上申请”和“网上查询”业务。接受群众现场或电话咨询近万人次,为群众排忧解难、妥善处置信访事件6起,通过绿色通道共为企业群众办理业务53件,上门服务4件,窗口工作办结时限整体提速83%,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99%。
三是着力化解土地和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为解决广大业主办证需求,不动产根据《关于印发<中方县城区内国有土地上房地产项目办证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办法>的通知》(中政办发〔2019〕7号)积极配合县历史遗留问题联席办开展遗留问题项目办证工作,并在办证大厅增设历史遗留问题发证窗口。自启动遗留问题办证工作以来,全县未出现过一起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办证”问题的集体性、大规模信访事件,配合催征收土地出让价款332.6万元,接受群众政策咨询300多人次。截至目前,我县全年已为30个遗留项目4650户办理登记发证。
四是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19年,我局高位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建立了学习教育制度、调度机制、线索上报等机制,强抓自然资源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整治,取得了较好成效。
(七)亮点工作——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
我县国土面积1461平方千米(不含黄岩),12个乡(镇),130个村,16个社区,总图斑99821个,其中需举证图斑与重点核实图斑共64175个(其中:举证图斑19878个,疑问图斑14297个,耕地核实图斑约30000个)。10月29日我县数据库通过国家验收。主要做法:
一是组织保障“有力”。为加强领导,我县成立中方县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中方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方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本县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项目实施单位做好技术设计和培训工作,组织骨干人员和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及技术方法进行作业,确保项目圆满完成。我县三调办成立联络协调组、外业调查核实组、内业数据核实组三个小组,保障此次三调成果真实可靠。联络协调组由副局长陈宗亮牵头,负责协调作业单位在各乡镇顺利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和收集三调工作所需的县各职能部门资料;外业调查核实组,不定期对技术单位、人员设备配备情况、图斑举证情况实施实地抽查。内业数据核实组由从事多年地籍调查管理工作,有着丰富土地调查经验的工作人员牵头,全程检查作业单位举证照片质量、地类认定、内业图斑勾绘界线等。不定期与项目承担单位沟通,汇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集中研究解决。工作中如遇到棘手的问题,随时召开协调会,一一解决。
二是技术保障“给力”。为保证中方县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的规范性、统一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县采取统一技术标准规范,严格执行《第三次国土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调查办法〔2018〕1号)、《第三次国土调查实施方案》(国土调查办法〔2018〕3号)、《第三次国土调查技术规程(试行)》和《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等规定。在执行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一步充实、完善国土调查工作的软件、硬件环境。充分利用成熟、实用的高新技术手段,以“3S”、“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全面提升调查的科技含量。同时,对参加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每一个调查人员熟悉有关国土调查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明确调查目标任务,掌握调查技术路线与方法,增强责任心,以保证调查成果质量。同时充分利用技术部门与质检部门到作业区检查的机会,及时把作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疑点反馈给他们,由他们给予统一的解释,统一每个作业员对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保障作业质量。为做好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我县三调办与技术单位共投入小米M3平版电脑、华为M5平板、国产手机、笔记本电脑、绘图仪等一批硬件设备,以及ArcGIS软件、AntGIS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建库系统、AntGIS外业调查软件、“互联网+”软件等软件设备。
三是人员保障“得力”。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成立中方县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办公室成员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派员实质参与进来,共同负责我县国土调查工作。技术服务单位为了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做好技术设计和培训工作,组织骨干人员和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及技术方法进行作业。并在作业过程中,进行多级检查和互查,确保数据成果的质量。
四是资金保障“大力”。中方县委、县政府、县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我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2019年度安排35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支付全野外核查村组误工费及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按合同拨付技术服务费100万元。
二、2019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分解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 任务目标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分解给我局牵头的目标任务共2项(第24项、第105项)。除此之外,下达我局土地出让基金收入任务1项。具体情况如下:
1.土地开发任务(第24项):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开发整理政策,全年争取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3000亩,土地开发8000亩,城镇国有土地出让700亩。
2.地灾防治任务(第105项):认真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3.土地出让基金收入任务:土地出让基金收入年度任务为14.3亿元,其中:县城规划区商住用地出让价款收入任务4.2亿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交易收入任务5.1亿元,耕地开垦交易收入任务5亿元。
(二)任务完成情况
1.土地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万亩,已完成1万亩。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年度任务3000亩,已确认1642.215亩(其中:水田471.8085亩,旱地313.2735亩,其它农用的857.16亩),1612.6725亩正在开垦中(第四批1197.963亩、第五批414.7095亩)。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年度任务8000亩,已指标确认3535亩(其中:水田2283亩,旱地1252亩),已开垦待验收3100亩(其中:水田350亩,旱地2750亩)。城镇国有土地出让任务700亩,已完成审批建设用地项目5个,面积824.8645亩,完成出让土地29宗,成交29宗,面积820余亩。
2.地灾防治。2019年,编制完成《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汛前排查确认并登记在册各类地质灾害点117处,列入省、市、县三级监测灾害点107处,及时落实了明白卡、警示牌、应急预案等预防措施。截止到10月底,开展汛期排查及汛期巡查800 余人次,联合技术单位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50 余次,出具调查报告42份,上报滑坡治理2个项目,拟上报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151户。截止到目前,全县无重大地质环境事故,有效保障了地质灾害危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土地出让基金收入。截止到目前,我局土地出让基金收入任务共计已完成3.658亿元,年度任务完成率25.58%,其中:
县城规划区商住用地报批任务600亩,第一批316亩土地正在走招拍挂程序,第二批284亩已报省厅进窗,实现土地出让价款2.58亿元,年度任务完成率61.43%。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签订交易合同460亩,合同价款4780万元,实际入库4780万元,上年交易欠款入库2000万元,累计入库6780万元,为年度任务的13.29%。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基金收入增长难。今年,我局承担的土地基金财政预算收入任务为14.3亿元(其中:县城规划区商住用地出让价款收入42000万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交易收入51000万元,耕地开垦交易收入50000万元),工作任务艰巨,工作压力巨大。一是土地出让瓶颈。当前,我县已报批土地面积不多,已出让的土地又因征拆和资金原因,不具备“净地”出让条件,报批力度不够,开发进度慢。二是增减挂钩和耕地开发节余指标供过于求。目前,全省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总体上供过于求,我县在指标交易上难度较大。
2.机构人员体制不够顺畅。我局目前只有10名行政编制干部,许多优秀中层骨干因为编制、体制的原因,干部出现交流少、提拔难。此外,干部素质良莠不齐,少数干部职工素质较低,大局观念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我局近10年来新进工作人员极少,法律、文秘和专业技术等人才严重缺乏,许多重要岗位产生“断层”现象,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工作的推进;二是我局铜鼎、铁坡等四个乡镇国土资源所均只有1名工作人员,难以开展正常工作;三是我局机关全额事业编制空编59名,但自收自支、差额拨款人员共计112名,已经达到了全县自收自支人员的一半之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员为我局中坚力量,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
3.土地出让瓶颈突破难。一是我县城可供土地不多,已报批的存量土地仅300亩左右(不含职教城),计划出让六桥桥头200余亩土地还需报批。二是土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压力大,征拆安置跟不上,暂还不具备“净地”出让条件;三是我县土地市场不是十分活跃,虽我县地理位置优越,但有时土地有价无市,近年,来中方看地的商客多,真正落地成交的相对较少。
4.不动产办证遗留问题政策把握难。在办理不动产登记环节之前,存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未通过出让价款相关税费、未通过竣工验收备案、开发建设主体缺失或不具备资格、分散登记形成的房屋土地信息不一致、政府安置房和棚改房等政策性房屋项目相关手续不完善、已购住房的土地使用权被开发单位抵押或被法院查封等问题,因而导致登记要件缺失,而当前我县没有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的相关政策,难以按照正常程序办理登记。
5.征拆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建县以来报批了大量新增建设用地,由于征拆面积大,征地拆迁难度大,安置工作滞后,造成一些土地无法按期交付,导致政府原因形成的土地闲置问题比重大。同时,我县属新建县城,县城建设从无到有,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跟上发展的步伐,也影响或导致一些土地暂时难以进行开发建设,产生闲置土地问题。
四、2020年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主动作为,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紧紧围绕中方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主动服好务,切实保障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的建设用地需求,落实好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为推进中方县域经济发展再作新贡献。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积极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确保全县基本农田25.575万亩、耕地保有量33.44万亩不减少。
三是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两违”行为。进一步加大对自然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维护全县自然资源管理良好秩序。
四是加强基础业务,提高规范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土地资源国情和土地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加快推进基层自然资源所建设,不断加强政务中心自然资源窗口和不动产窗口建设,提升窗口工作服务水平。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体系,明确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扎实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妥善做好被征地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持续开展好自然资源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六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然资源部门形象。进一步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落实好内部监督责任,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自然资源部门良好形象。
中方县自然资源局
2019年12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