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水利局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中方县人民政府 www.zhongfang.gov.cn 发布时间: 2023-11-03 10:28 【字体:

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

报告

中方县水利局

目    录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与机构设置

(二)人员情况

(三)部门年度总体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任务

(四)部门年度整体收支情况

(五)部门年度整体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二、部门整体评价工作开展

(一)绩效评价实施过程情况

(二)绩效评价整体结果概况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二)执行管理情况分析,

(三)支出绩效情况分析

四、存在的问题

五、整改措施或建议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中方县水利局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与机构设置:

部门职能:1.负责保障全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2.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和保障。3.按规定制定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有关制定并组织实施,负责提出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具体安排建议并组织指导实施,按县政府规定权限审批、核准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出水利资金安排建议并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4.指导水资源保护工作。5.负责节约用水工作。6.指导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保护与综合利用。7.指导监督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8.负责水土保持工作。9.指导农村水利工作。10.负责水利工程移民管理工作。11.指导协调重大涉水违法事件的查处,协调跨乡镇水事纠纷,指导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12.开展水利科技和外事工作。13.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洪水干旱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14.负责本部门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统一受理、登记、申报资料初审及办结事项的缴费、制证(文)、盖章、发证(文)等服务工作,并派员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办公;牵头协调需送其他股室审核,或需经现场勘查、专家论证、集体研究的行政审批事项,督促相关股室在承诺期限内完成相关审核工作;承办本部门组织或参与其他部门组织的并联审批,并按权限签署审查意见;负责本部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及人员的动态管理;负责本部门行政审批专章的保管和使用。15.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16.职能转变。

机构设置:中方县水利局为正科级全额拨款行政单位。内设办公室、人事财务股、水资源与政策法规股(加挂县节约用水办公室牌子)、水利工程质量与运行安全监督股(加挂水旱灾害防御股牌子)、河湖管理股(加挂河长制工作股牌子)、水土保持股、行政审批服务股、农村水利水电股(加挂水库移民股牌子)8个股室。有2个独立核算的二级机构:中方县五龙溪水库管理站和中方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5个非独立核算的二级机构:中方县水政水资源服务中心、中方县水土保持站、中方县水利水电事务中心、中方县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方县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

(二)人员情况:我局共核定编制52人,其中:行政及参公编制人员6人,事业编制人数45人,工勤编制1人。单位实有在职人员55人,其中:行政及参公在职8人,事业在职人数46人,工勤在职人数1人。退休人员46人,提前退休人员1人。

(三)部门年度总体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任务:

 1、完成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和保障,组织完成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

2、完成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保护与综合利用。实现河(湖)长制组织实施具体项目。

3、完成指导监督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组织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

4、指导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小水电改造工作。

5、拟定水土保持规划并监督实施。

6、水旱灾害防御,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部门年度整体收支情况:

1、收入的预决算情况:2022年支出年初预算数为7890.10万元,调整预算数为2013.63万元,决算数为2013.6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013.63万元。

2、支出的预决算情况:2022年支出预算数为7890.10万元,支出预算调整数为2013.63万元,支出决算数2013.6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00.82万元,占全年支出的39.77%,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741.05万元,占比92.54%;日常公用经费59.77万元,占比7.46%,我局认真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各项基本支出收支预算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科目和金额执行,基本支出只用于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1212.81万元,占比60.23%,其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支出274.00万元、水资源节约管理与保护项目支出96.00万元、防汛项目支出186.10万元、农村水利项目支出2.05万元、其他水利支出项目支出182.18万元、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项目支出466.42万元、自然灾害救灾补助项目支出6.06万元。

3、“三公”经费的预决算执行及控制情况:2022年度“三公”经费年初预算数为7.88万元,调整预算数3.84万元,决算数3.84万元,控制率100%。“三公”经费决算数与预算数持平。

4、专项资金的管理情况:我县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上按计划、按预算安排分配和使用,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管理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相关程序规定,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严格程序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切实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建立台账,对资金实行全程监控,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实行跟踪管理。建立了完善的资金审批程序,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经批准后,不得随意更改,杜绝了资金的无序支出。

5、政府采购情况:2022年本部门政府采购总额520.17万元,其中,货物类采购预算34.95万元;工程类采购预算199.03万元;服务类采购预算286.19万元。

(五)部门年度整体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巩固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开展河流防洪治理。完成总投资756万元的湖南省沅水干流中方县四方井岸坡整治工程,治理长度1.8公里;投资2424万元,完成沅水流域中方县铜鼎镇张家溪岸坡整治工程,治理长度1.89公里;投资300万元,完成中方县凡溪山洪沟治理工程(新建镇黄金村段)治理河道长度1.07km。二是全力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2021年度花桥毛田水库除险加固和竣工验收工作,工程总投资190万元。完成2022年度7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中桥田、铁溪2座水库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新增蓄水能力2.8万方。三是持续夯实农田水利基础。积极争取了中央和省级水库维修养护资金346万元;争取县级乡村振兴涉农统筹资金200万元,对31处水毁严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修复;争取中央水毁工程维修专项资金880万元,对全县157处重点饮水不足,渠系不畅,水毁工程进行新改扩建和修复,目前,正在组织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四是不断完善加强水库运行管护。聘请第三方设计单位完成我县14座到期和即将到期水库的安全评价工作;争取县级投资128万元,对全县32座一般小(Ⅱ)型水库开展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完成所有中小型水库划界工作。安全鉴定都在有效期内;对全县农村分散管理的公益性为主的102座小型水库,完成43座水库“区域集中管护“模式;积极向上申报了39座小型水库雨水情及及大坝安全监测、监控设施建设方案。五是夯实项目申报和储备工作。积极向省厅申报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8座(2座规划内,6座增补项目),计划在2025年内全面完成全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申报四水治理中央预算内项目沅水干流铜鼎、铜湾镇重要河段治理工程,并完成沅水铜湾镇下游段、铜鼎镇谢家村、青市段前期设计工作,完成舞水河段和太平溪和平村段的前期设计工作。

2、全力抓好河湖长制工作。一是压实河湖管护责任。规范河长履职,严格落实水利部《河湖长履职规范》要求,推动各级河长落实落细河湖管护职责,每月定时短信提醒县级河长开展巡河工作,并对123位乡镇级河长巡河情况进行通报,巡河率创下自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历史最高,同时加大“河长+检察长”联合巡河力度。二是加大强化考核督查力度。县河长办充分发挥参谋作用,及时督察督办、跟踪落实河长巡河发现问题的整改。采取明督查、暗走访的方式强化各乡镇、村级河长制工作落实,并进行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对河长履职不到位等情况开展集体约谈。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意识。以“保护母亲河”“河长制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党校、进机关”等活动为主题,创建“河小青”“民间河长”等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手册共2千份,在省市县各类媒体刊登河长制宣传报道共40篇。四是着力推动河湖重点任务完成。今年3月在全市率先完成所有县级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完成规范提升码头整治1处;完成《中方县入河排污口清查方案》,袁家镇、新建镇、接龙镇、铁坡镇4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已基本完成;完成82座小(2)型水库工程划界;完成12个乡镇级“一乡一亮点”及“一县一示范”建设及河岸增绿目标;全面建立“河长+检察长”“河长+警察长”“委员河长”工作机制;完成省市县河长交办的47个问题整改销号。

3、水旱灾害防御抓早抓实。一是全面落实防汛责任体系。今年成功度过9轮较强降雨过程。在汛期对293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和111座水库“三个责任人”进行了调整公示。组织技术人员对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16处自动水位站、9处视频监控、12个乡镇视频会商系统、40多个雨量站点进行调试维护、排除故障,并就系统存在的故障解决与县气象局、湖南省怀化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等相关单位进行了及时沟通、处理,确保汛期预警系统运行正常,为县委、县政府指挥防汛抗灾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二是抓紧抓实抗旱救灾。自7月份以来,我县未出现明显有效降水过程,部分农作物受灾和群众饮水出现困难。积极争取中央抗旱救灾资金750万元用于抗旱救灾工作;采购了175台抽水机及管道等抗旱物资发放至各乡镇。启动抗旱电排72座,投入其他小型抗旱设备约2万余台(次),出动送水车200余台(次),出动抗旱劳力约9万余人(次),打井7座,全面消除因旱饮水困难的隐患。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开展水利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交办检查隐患问题143处,5月10日至18日由县纪委、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应急局、县水利局等单位组织督查,对存在的143处隐患问题进行了分组督查交办,要求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按照“一单四制”对存在隐患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销号,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治理。一是严格执行取水许可管理。通过建设节约体制机制,对耗水企业年初下达用水计划,督促企业建立用水台账,实时监督企业耗水用水情况,完成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回头看”,编制各乡镇“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完成年度取水口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国控点计量设施安装。二是强化水资源管理。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双强度”控制,目前,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1.508亿m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8.86 m³/万元,万元GDP用水量为107.65 m³/万元,依法依规收取水资源费166.06万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均达到红线控制指标要求。三是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全年治理面积为24.241平方公里,包括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181.5亩、人工造林1180亩、油茶新(低)改28000亩、退化林修复3000亩、森林抚育4000亩完成15处卫星遥感图斑核查,对认定为违法违规的3个生产建设项目下达了整改通知。四是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全年调处水事纠纷10起、协商解决3起、立案查处7起。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审批3个,开展水土保持执法日常监督检查70余次,下达责令整改水土保持违法行为通知书8份,水土保持违法案件立案2起,收取水土保持补偿费40.89万元。县河长办加大县域河流、溪道整治,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洞庭清波”、水污染防治“夏季攻势”、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对10处违规拦溪设坝依法强制拆除。

    5、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水利工作。一是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监测排查。成立了农村供水保障应急抢险队,对全县农村供水工程问题排查,指导维修供水工程设施。组织专业人员不定期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进行巡查。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县农村供水“回头看”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坚持问题排查和督促整改相结合,以查促督,边查边改,着力督促解决工程管护不到位和饮水安全保障问题。二是认真落实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指导全县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工作,完善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加强与乡镇、村组联系,要求各乡镇村成立供水机构,建立台账,明确专人管护及收缴水费,及时督促并实时跟进,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三是密切配合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工作。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助县生态环境部门做好全县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协同县疾控水质检测中心完成全县农村集中饮水工程水质检测,保障饮用水安全。四是落实乡村振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项目。积极争取水利建设资金580万元,实施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工程36处,其中:冬修水利工程31处、跨渡槽改造工程4处。实施山洪沟防洪治理1处。截至目前,31处冬修工程、4处跨铁渡槽改造工程、凡溪山洪沟治理工程已全面完工并验收。

6、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公众对我单位的履职效果、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厉行节约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调查,调查结果为优秀。

二、部门整体评价工作开展

(一)绩效评价实施过程情况:

1、评价原则。此次绩效评价工作遵循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分级分类和绩效相关的原则。

2、评价依据。此次绩效评价的依据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9〕10号)、《湖南省水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019〕59号)、《关于开展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中财绩〔2023〕161号)及其他相关资料。

3、评价方法。此次绩效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公众评价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4、绩效评价工作过程。(1)收集整理相关评价资料,调查核实评价基础数据,填写评价基础数据表;(2)评价工作组赴各乡(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抽查,与镇、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谈并进行问卷调查。现场查看了部分已实施项目;(3)根据评价指标计算各项得分,汇总评价结果,并撰写自评报告。

(二)绩效评价整体结果概况:

1、得分情况。我局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多渠道应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机制,着力提高绩效意识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按照县财政部门统一部署,我局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将在中方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要求、设定的评分标准,2022年度我局自评综合得分为89.70分、评价结果为良好。

2、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2022年初收入预算数为7890.10万元,全年执行数为2013.6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013.63万元,预算完成率25.52%;2022年支出预算数为7890.10万元,执行数2013.63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2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7.62万元、农林水支出1913.71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06万元),预算完成率25.52%。

3、节能降耗情况。一是促进节约用电,坚决杜绝长明灯,加强用电设备管理,少用电暖器、电热水壶等产品,尽量减少待机消耗,长时间不用和下班后要及时拨插头,全年共支付电费6.20万元;二是创建节水型机关,加强节约用水,单位内部绿地养护用水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情况科学、适时进行灌溉,全年用水支付0.73万元;三是做到公务车辆运行和维护节能,建立公务车辆定点维修、定点用油和定期保养制度,落实公务车辆节能措施,全年支付公务车辆运行维护费3.84万元。

4、 “三公”经费的预决算执行及控制情况。2022年度“三公”经费年预算数为7.88万元,调整预算数3.84万元,决算数3.84万元,控制率100%。“三公”经费决算数与预算数持平。

2022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3.84万元比2021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5.70万元减少了1.86万元,三公经费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的管理意见》,按本年发生数较上年发生数只减不增原则,压缩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二是引导部门严格控制支出,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要求,厉行节约,规范公务接待活动等;三是严格按照我局“三公”经费相关制度规定执行报销流程。

5、项目支出管理规范和绩效情况。我局所有项目支出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整个支出过程合理、程序规范。项目支出1212.81万元,占比60.23%,其中水利水电股农村水利设施项目支出584.60万元绩效自评等次为优、中方县水利水电事务中心水利工程项目支出450.92万元绩效自评等次为优、河湖长制工作项目支出80.96万元绩效自评等次为优、水旱灾害防御项目支出51.33万元绩效自评等次为优、水资源项目支出45万元绩效自评等次为优。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1.预算编制:为规范部门预算编制,我局严格按照“两上两下”编制流程,确保按时按质做好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2022年本部门收入预算7890.1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7890.10万元。2022年本部门支出预算7890.10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8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7.2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6.50万元、农林水支出7710.9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8.52万元。

2.目标设定:①本部门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与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②本部门设定的绩效指标清晰、细化、可衡量,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相对应,并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③本部门申报绩效目标资金额与部门项目资金总额的比率为100%。④本部门编报整体绩效目标和申报项目绩效目标的数量没有超过财政部门要求的绩效目标填报数量。

3.预算配置:①本部门2022年年末实际在职人员为55人,核定的编制人数为52人,实际在职人员数占编委核定的编制数的比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105.77%,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符合规定要求。②2022年度本部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7.88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98万元,公务接待费1.9万元,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7.98万元。本部门“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25% < 0。③重点支出安排率100%。

(二)执行管理情况分析:

1.本部门年初预算7890.10万元,决算支出2013.63万元,预算完成率25.52%。

2.本部门调整预算数2013.63万元,年初预算数7890.10万元,预算调整率25.52%。

3.本部门半年支付1124.56万元,全年支付2103.63万元,半年支付进度55.85%,全年支付进度100%。

4.本部门结转结余为0,结转结余率为0,结转结余变动率为0。

5.本部门2022年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为59.77万元,预算安排公用经费为63.80万元,公用经费控制率为93.68%。

6.本部门2022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为3.84万元,年初预算安排7.88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48.73%。

7.本部门绩效监控的项目数为13个,年初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数量为13个,监控率为100%。

8.本部门2022年度计划完成项目年度内全部完成,已完成项目决算验收合格。

(三)支出绩效情况分析

1.本总部门2022年度基本支出800.8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741.05万元、公用经费59.77万元,基本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项目支出1212.81万元,其中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支出584.60万元、水利工程项目支出450.92万元、河湖长制项目支出80.96万元、水旱灾害防御项目支出51.33万元、龙门溪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支出30.95万元、水资源项目支出45万元,完成了我县水利事业发展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部门预算资金管理使用合法合规,不存在违规支出资金。

3.本部门项目全部进行绩效自评,并将自评报告向县财政局绩效股报告。

4. 本部门将绩效结果按要求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对外主动公开绩效自评结果,并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向县政府等部门报告。

四、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不够。由于项目资金财政统筹整合,在项目建设征占地补偿方面缺资金,且工程建设报批程序繁杂,未能及时拨付工程款项,影响项目前期和工程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水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不够。机构改革后,县直单位保留了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综合执法队伍。但没有保留水利执法机构,目前县水利局执法均为兼职人员,造成执法积极性不高、水事违法行为打击不力。

    (三)河长制工作经费投入不足。根据县政府常务会议议定,县财政每年安排县河长办工作经费20万元。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前两年县财政实际只安排工作经费5万元,导致县河长办无法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开展,河长办日常资料费、油费、活动宣传等经费都是挂账运行。

    (四)抗旱形势严峻。2022年7月开始,全县未出现有效降雨过程,天气持续干旱。严重的干旱造成地上水补充不够,地下水位严峻下降,部分溪河断流,大部分泉水流量减少,水库蓄水严峻短缺,全县水利工程均处于低水位运行,影响了农作物生产和出现群众饮水困难。

    (五)水旱灾害工程建设经费不足。一是无法对水毁及抗旱应急项目工程进行彻底维修,会影响水库安全运行;二是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薄弱,设备使用年限长,无专业技术维修人员;三是县内沅水、舞水两大流域无防汛专用水文站,水资源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不够完善,不能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

五、整改措施或建议

1.建议加快资金下达。对按因素法分配且金额相对固定的专项资金,按项目法分配能够明确到具体项目的专项资金,以及暂时无法明确具体项目的,做好项目入库、申报、审批等前期工作,提前下达预算资金,加快工程实施进度。

2.建议增加项目资金投入。由于我县财政资金紧张,县级地方配套的水利建设资金难以足额配套到位,历年来水利发展建设资金欠账较多,加之政策影响和物价上涨,资金压力增大;我县水利设施建设及维修养护需求非常大,特别是推动乡村振兴、夯实水利事业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3.建议加大项目检查督查力度。部分项目存在资金拨付进度滞后情况,建议加大资金、项目检查督查力度,并将检查、评价结果与下年度资金安排挂钩,进一步强化建设管理,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资金拨付进度,确保资金效益。

4、为做好我县防汛抗旱工作,建议县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应急减灾方面的投入及基层防汛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投入,通过加强基层防汛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汛预警监测系统,我县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监测系统建设于2014年,年限久,设备旧,系统运行速度非常慢,需争取财政资金对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山洪监测预警能力、科学防汛抗灾能力及信息化手段,做好防汛应急服务保障,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建议设立县级水行政执法监察机构,配备专门人员,预算专项经费,进一步完善该机构能力建设,强化水利执法队伍建设,设置专门人员,配备好执法所需的装备工具,确保预算专项经费到位,提高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保障执法工作正常开展。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部门配合是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保障。统筹规划,多方筹资,加强建设管理是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得以实施的关键。建立工程良性运作机制与管理体制,坚持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是确保水利工程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完工后移交于乡镇、村组进行建后有效管理,督促乡镇村组落实管护人员、管护经费及管护责任。促进饮水工程建设好,管理好,长期发挥效益。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管理手段,拓宽思路,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按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效益考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表


附件1: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

得分

指标名称

指标解释说明

投入(15分)

投入(15分)

目标设定

(5分)

职责明确(1分)

部门的职责设定是否符合“三定”方案中所赋予的职责和年度承担的重点工作,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工作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符合(1分);不符合(0分)。

 1

活动合规性(1分)

部门的活动是否在职责范围之内并符合部门中长期规划,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活动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评价要点:1.部门活动的设定在部门所确定的职责范围之内;2.部门活动符合市委、市政府的发展规划及本部门的年度工作安排与发展规划。

全部符合(1分);

其中一项不符合(0分)。

 1

活动合理性(1分)

部门所设立的活动是否明确合理、活动的关键性指标设置是否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活动目标设定的合理性。评价要点:1.活动目标的设定是可量化的,可通过清晰、可衡量的关键指标值予以体现;2.在活动目标设定时,将关键指标明细分解为具体的达成目标与工作任务。

全部符合(1分);

其中一项不符合(0分)。

 1

目标覆盖率(1分)

部门年度申报绩效目标项目资金额与部门项目预算资金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落实财政部门绩效目标申报要求的资金覆盖情况。覆盖率=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资金总额/部门项目预算资金总额×100%

达到目标值得1分,未达到目标值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覆盖率/目标值×1,超过目标值不加分。

1

目标管理创新(1分)

部门编报整体绩效目标和申报项目绩效目标的数量超过规定的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绩效目标管理创新工作情况。项目绩效目标创新=部门绩效目标编报数量-按财政部门要求的绩效目标填报数量

每超过1项得0.1分,满分1分。

1

预算配置(10分)

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3分)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由编制部门和人劳部门批复同意的临聘人员除外。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人员编制数。

目标值≤100%;达到目标值得3分,每超出1人扣0.1分,扣完为止。

 2.7

“三公经费”变动率(4分)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目标值≤0;达到目标值得4分,未达到目标值的采用比率扣分法:扣分值=“三公经费”变动率×4×10,变动率达10%以上的扣4分。

 4

重点支出安排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

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具体由被评价部门提出后经对口部门预算管理处审核确定。项目总支出: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目标值≥70%;以3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重点支出安排率/70%×100%×3,超出目标值不加分。

3

过程(55分)

过程(55分)

过程(55分)

过程(55分)

预算执行(27分)

预算完成率(3分)

通过对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较,反映和评价部门预算的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目标值≥100%;

达到目标值的得3分;

100%>结果≥90%,得3分;

90%>结果≥80%,得1分;

结果<80%得0分。

 0

预算调整率(3分)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目标值为1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0

支付进度率(6分)

部门年度支付数与年度预算(调整)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和均衡程度。

半年支付进度=部门上半年实际支出÷(上年结余结转+本年部门预算安排+上半年执行中追加追减)×100%

全年支付进度=部门全年实际支出÷(上年结余结转+本年部门预算安排+全年执行中追加追减)×100%

半年进度:结果≥50%,得2分;50%>结果≥40%,得1分;结果<40%,得0分。

全年进度:结果≥100%,得4分;100%>结果≥95%,得3分;95%>结果≥90%,得2分;90%>结果≥85%,得2分;结果<85%,得0分。

6

结转结余率(3分)

通过对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较,反映和评价部门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目标值为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3

结转结余变动率(3分)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目标值为≤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采用比率扣分法:扣分值=结转结余变动率×2×10,变动率达10%以上的扣2分。

3

公用经费控制率(3分)

通过对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反映和评价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目标值为≤10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3

“三公经费”控制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目标值为≤10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3

政府采购执行率(3分)

通过对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预算项目个数与政府采购预算项目个数的比较,反映和评价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预算项目个数/政府采购预算项目个数)×100%。

政府采购项目中非预算内安排的项目除外。

目标值为100%;以3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政府采购执行率×3。

 3

预算管理

(18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1.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2.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3.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全部符合(2分);

符合其中两项(1分)

符合其中一项及以下(0分)。

2

资金使用合规性

(9分)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反映和评价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1.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部门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2.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过程和手续;

3.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

4.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5.不存在截留情况;6.不存在挤占情况;

7.不存在挪用情况;8.不存在虚列支出情况。

全部符合(9分);

符合其中七项(8分);

符合其中六项(5分);

符合其中五项(3分);

符合其中四项及以下(0分)。

 9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3分)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评价要点:

1.公开预决算信息;

2.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3.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全部符合(3分);

符合其中两项(2分)

符合其中一项及以下(0分)。

 3

基础信息完善性

(4分)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评价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评价要点:

1.基本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2.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

3.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

4.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准确。

符合全部四项(4分);

符合其中三项(2分);

符合其中两项(1分);

符合其中一项及以下(0分)。

 4

资产管理(8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1.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2.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3.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全部符合(2分);

符合其中两项(1分)

符合其中一项及以下(0分)。

2

资产管理完全性(3分)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资产运行情况。评价要点:1.资产保存完整;2.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账实相符;3.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符合全部三项(3分);

符合其中两项(2分);

符合其中一项(1分);

符合零项(0分)。

 3

固定资产利用率

(3分)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目标值为80%;以3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固定资产利用率/80%×100%×3,超出目标值不加分。

 3

预算绩效监控管理(2分)

监控率(2分)

部门(单位)纳入绩效监控的项目数量占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数量的比重,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在项目运行中实施绩效管理的水平和程度。监控率=实施绩效监控项目数/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数×100%

目标值为90%;以2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监控率×2,超出目标值不加分。

2

产出(15分)

产出(15分)

职责履行(15分)

项目实际完成率(4分)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的项目数与计划完成的项目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履职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项目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项目数/计划完成项目数)×100%。

目标值为100%;达到目标值得4分;100%>结果≥95%,得3分;95%>结果≥90%,得2分;90%>结果≥85%,得1分;结果<85%得0分。

 0

项目质量达标率(4分)

部门已完成项目中质量达标项目个数占已完成项目个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质量达标率=(已完成项目中质量达标项目个数/已完成项目个数)×100%。项目质量达标是指项目决算验收合格。

目标值100%;以4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项目质量达标率×4,≤95%的扣4分。

 4

重点工作办结率(4分)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

目标值100%;以4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重点工作办结率×4,≤90%的扣4分。

 4

部门绩效自评项目占比率(3分)

部门自评项目在所有项目中所占的份额,反映和评价部门对项目自评的重视程度。占比率=(自评项目资金量/项目支出资金量)×100%。部门支出项目绩效自评范围:本年度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

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占比率/目标值×3,超过目标值不加分。

3

效果(15)

效果(15)

监督发现问题

(2分)

违规率(2分)

部门存在违规问题的资金数量占部门预算支出资金总额的比重,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管理使用的合法、合规情况。

违规率=存在违规问题的资金额/部门预算支出资金总额×100%

目标值0,达到目标值得2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1分

 2

工作成效(5)

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评价(5)

财政部门对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评价结果,用以反映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取得的成效。

1.财政部门对部门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核查评价,包括绩效目标管理、绩效执行监控、绩效自评和评价结果应用等情况,按百分制。

2.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各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评价结果。

综合得分=(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评价结果/100)*5分

5

评价结果应用

(2分)

应用率(2分)

部门应用绩效评价结果的项目数占绩效评价项目数的比重,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水平和程度。应用率=应用绩效评价结果的项目数量/部门实施绩效评价项目数量×100%。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包括向财政部门报告绩效评价结果、向被评价单位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内部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和落实整改措施等方面,其中,落实整改措施包括调整预算结构、改革预算管理、整改发现问题、健全制度措施和实施绩效问责。

目标值为100%;以2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应用率×2,超出目标值不加分。

2

结果应用创新(1分)

结果应用创新(1分)

部门将绩效结果主动对外公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向同级政府、人大等部门报告,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在结果应用方面的创新情况。评价要点:1.部门是否按要求对社会公开绩效评价结果。2.部门是否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向同级政府、人大等部门报告。

全部符合(1分);

符合其中两项(0.5分)

符合其中一项及以下(0分)。

1

社会效益(5分)

社会公众满意度(5分)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公众对部门履职效果、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厉行节约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反映和评价部门支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按照满意度调查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给予该项指标打分:

优秀(5分);良好(3分);合格(1分);不合格(0分)。

5

小计

100

89.7

评价结果

□优秀  90分≤得分≤100分; R良好  80分≤得分≤89分;  □中  60分≤得分≤79分;  □较差  0≤得分≤59分

良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中方县水利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