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县民政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县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县民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办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聚焦乡村振兴,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扎实推进市委“三城一区”和县委“四城两区”战略目标在民政落地见效,阔步新征程,奋力闯创干,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民政兜底脱贫一批,尤其是易返贫致贫对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适度提高保障标准,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精准救助。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不低于600元/月和4620元/年,残疾人“两项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75元。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统筹各类专项救助措施,坚决整改审计、巡察发现的挤占挪用截留资金、“漏保”“政策保”等违规违法行为。三是完善跨部门、多层次核对机制。强化数据归集、更新、共享,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农村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100张机构标准护理型床位,探索启动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坚决防止空心化、高空置率。建立完善集中照护制度,推进农村养老提质升级,积极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二是完成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改革。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公开招标引入民营资本和有资质的第三方团队,适时启动县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改革,确保年底前完成改革任务。三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实施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配合完成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全面覆盖工作,建立老年人“数据库”,保质保量完成全县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数据摸底工作。“关停并转”一批条件落后的乡镇敬老院,实施消防安全和适老化提质改造,打造“县福利中心+新路河镇和花桥镇两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的“1+2”公办养老模式。探索启动“安联网”建设,常态化加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养老领域突出问题和非法集资专项监督检查,坚决防范欺老虐老行为,实现安全养老、养老安全。
3.要落实儿童福利保障。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涉及千万家庭幸福和儿童权益,必须强化担当,创新工作,提高工作能力。一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要进一步理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主动发挥民政牵头作用,推动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需儿童与慈善资源双向链接机制,广泛开展助学、助医、助护等形式多样、服务多元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二是履行“两个兜底”责任。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建立主动发现、及时兜底的机制。规范儿童收养工作,依法查处违规收养儿童行为,严防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三是发挥儿童主任作用。加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培训,提升儿童主任工作能力。积极协调落实儿童主任岗位补贴,更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
4.要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一是集聚多元共治合力。履行好民政主体责任,积极参与编制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实施“头雁工程”,配合省市和县委组织部加强村(居)主干业务培训,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指导村(社区)普遍建好“五社联动”机制,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二是深化基层群众自治。深入推进中方镇龙井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示范点建设,指导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完成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持续抓好“三个清单”落实落地,落实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激励惩处办法,规范村(居)民自治章程,让群众诉求表达更充分。三是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开展城市和谐社区、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创建,配合省市开展首届社区邻里节,不断提升“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促进邻里相亲、社会和谐。
5.要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党建示范创建活动,开展清廉社会组织创建工作,健全全市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一是严把准入登记。规范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工作,规范非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登记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一批行业型、公益型、枢纽型社会组织,壮大社会组织规模。二是强化综合管理。严格登记审批、年检年报、等级评估等制度,指导社会组织完善议事规则、选举程序、监督机制,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清理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僵尸社会组织行动,重点开展涉企收费、违规评比达标表彰的执法检查。三是发挥组织作用。聚焦乡村振兴,发挥社会组织在动员社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养老、育幼、助残等公益慈善事业,推动社会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行动等活动。
6.要规范区划地名管理。一是稳慎开展“村改居”工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谋划,严肃工作纪律,指导中方镇依法按程序开展部分城中村的“村改居”工作。二是严格规范地名管理。积极宣传贯彻《地名管理条例》,加强地名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维护完善,推进怀化红色地名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三是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完成中芷线、辰溆线2条界线联检任务,及时化解边界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7.要加强专项事务改革。一是深化殡葬改革。配合省厅实施殡葬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加快选址推进县殡仪馆建设年内启动。研究出台殡葬改革政策措施,完善惠民政策,加强福馨陵园监督管理。稳步推进火化,积极改革土葬,大力发展节地生态安葬。二是创新婚姻登记服务。配合完成省市婚姻登记改革,稳步实施“全市通办”,配合开展婚姻登记“跨市通办”试点和婚姻登记补证试点,加快完成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创新婚姻家庭教育。三是强化残疾人福利供给。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全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至每项75元/月/人。开展社会保障助残、托养供养助残、康复辅具助残、慈善爱心助残、精康融合助残等“五大爱残助残行动”,切实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加快推进中方镇芙蓉社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点建设。四是加强救助管理。加大巡查力度,主动发现、精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保障救助寻亲、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工作落到实处。
8.要聚焦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创新慈善社工发展新道路。一是发展慈善事业。支持打造基层慈善品牌项目,强化慈善组织日常监管,提高慈善事业公信力。推动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做好志愿服务组织身份标识。二是提质社会工作。配合落实社会工作“4311”工程,完善市一县一乡一村四级基层社工站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工作实务人才、督导人才、领军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批五星级乡镇社工站和社区工作室,深入推进基层社工站2.0版建设,探索建立具有中方特色的“五社联动”机制,落实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制度,大力褒扬志愿服务活动,浓厚全县志愿服务氛围。三是发展福彩事业。深化“十百千万”工程,规范福彩站点建设,建设新渠道、应用新技术、开发新客群,挖掘市场潜力,不断扩大发行规模,推动全县福彩稳中有进、健康发展。
9.要加强清廉民政建设。一是树牢政治意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四史”教育,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用好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挖掘民政先辈、先贤、先进事迹,让红色民政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二是扛牢政治责任。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和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忠诚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确保“三高四新”“三城一区”“四城两区”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在全县民政系统落地见效。三是牢记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党章党规,严肃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月报制、专报制、督办制,加强政务信息报送,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四是强化基层党建。加强支部“五化”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宣传推介“最美民政人”,不断激发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五是加强党员管理。坚持严管厚爱并重,落实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和公务员平时考核,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关爱困难干部职工,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进千院入万户”“支部联基层”“双联共建”等行动,在工作一线中践行初心使命。六是强化文化建设。厚植民政文化基因,充分利用婚姻、殡葬等平台,开展家庭文化教育,引导群众履行家责、注重家教、培育家德、弘扬家风,在移风易俗中凝聚力量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发展。七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把宣传思想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方面,牢牢把握领导权、主动权,拓展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推进民政信息公开,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等主题宣传,不断讲好民政故事,传播民政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守护好民政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八是提高服务能力。坚持废改立结合、建管用并重,开展法治民政建设三年行动,大力建设智慧民政,规范服务流程标准,推进更多业务“网上办”“掌上办”“一件事一次办”。九是提高落实能力。统筹加强机要、保密、档案、统计等工作,规范资金项目监管,完善督促检查、重点工作评估、真抓实干、乡村振兴后盾帮扶联系等制度,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推动民政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十是强化日常教育。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完善谈心谈话机制,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防止小病拖成大患。十一是强化作风转变。扎实深入开展为期半年的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细则,深入整治“两个主义”,加强民政窗口行风建设,建设一批清廉股室、清廉窗口,坚决整治各类“慵懒散”行为。十二是强化执纪问责。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监督,做好巡察、审计问题整改,堵住政府购买服务漏洞,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查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弘扬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民政新风正气。
10.加强民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完成中方镇芙蓉社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点”建设;二是启动殡仪馆和公益性公墓建设;三是完成县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改革;四是开展新路河镇、花桥镇两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消防安全和适老化改造,“关停并转”一批基础条件差的乡镇敬老院。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县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县民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办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聚焦乡村振兴,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扎实推进市委“三城一区”和县委“四城两区”战略目标在民政落地见效,阔步新征程,奋力闯创干,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民政兜底脱贫一批,尤其是易返贫致贫对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适度提高保障标准,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精准救助。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不低于600元/月和4620元/年,残疾人“两项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75元。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统筹各类专项救助措施,坚决整改审计、巡察发现的挤占挪用截留资金、“漏保”“政策保”等违规违法行为。三是完善跨部门、多层次核对机制。强化数据归集、更新、共享,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农村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100张机构标准护理型床位,探索启动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坚决防止空心化、高空置率。建立完善集中照护制度,推进农村养老提质升级,积极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二是完成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改革。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公开招标引入民营资本和有资质的第三方团队,适时启动县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改革,确保年底前完成改革任务。三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实施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配合完成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全面覆盖工作,建立老年人“数据库”,保质保量完成全县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数据摸底工作。“关停并转”一批条件落后的乡镇敬老院,实施消防安全和适老化提质改造,打造“县福利中心+新路河镇和花桥镇两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的“1+2”公办养老模式。探索启动“安联网”建设,常态化加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养老领域突出问题和非法集资专项监督检查,坚决防范欺老虐老行为,实现安全养老、养老安全。
3.要落实儿童福利保障。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涉及千万家庭幸福和儿童权益,必须强化担当,创新工作,提高工作能力。一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要进一步理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主动发挥民政牵头作用,推动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需儿童与慈善资源双向链接机制,广泛开展助学、助医、助护等形式多样、服务多元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二是履行“两个兜底”责任。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建立主动发现、及时兜底的机制。规范儿童收养工作,依法查处违规收养儿童行为,严防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三是发挥儿童主任作用。加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培训,提升儿童主任工作能力。积极协调落实儿童主任岗位补贴,更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
4.要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一是集聚多元共治合力。履行好民政主体责任,积极参与编制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实施“头雁工程”,配合省市和县委组织部加强村(居)主干业务培训,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指导村(社区)普遍建好“五社联动”机制,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二是深化基层群众自治。深入推进中方镇龙井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示范点建设,指导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完成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持续抓好“三个清单”落实落地,落实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激励惩处办法,规范村(居)民自治章程,让群众诉求表达更充分。三是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开展城市和谐社区、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创建,配合省市开展首届社区邻里节,不断提升“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促进邻里相亲、社会和谐。
5.要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党建示范创建活动,开展清廉社会组织创建工作,健全全市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一是严把准入登记。规范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工作,规范非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登记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一批行业型、公益型、枢纽型社会组织,壮大社会组织规模。二是强化综合管理。严格登记审批、年检年报、等级评估等制度,指导社会组织完善议事规则、选举程序、监督机制,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清理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僵尸社会组织行动,重点开展涉企收费、违规评比达标表彰的执法检查。三是发挥组织作用。聚焦乡村振兴,发挥社会组织在动员社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养老、育幼、助残等公益慈善事业,推动社会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行动等活动。
6.要规范区划地名管理。一是稳慎开展“村改居”工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谋划,严肃工作纪律,指导中方镇依法按程序开展部分城中村的“村改居”工作。二是严格规范地名管理。积极宣传贯彻《地名管理条例》,加强地名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维护完善,推进怀化红色地名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三是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完成中芷线、辰溆线2条界线联检任务,及时化解边界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7.要加强专项事务改革。一是深化殡葬改革。配合省厅实施殡葬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加快选址推进县殡仪馆建设年内启动。研究出台殡葬改革政策措施,完善惠民政策,加强福馨陵园监督管理。稳步推进火化,积极改革土葬,大力发展节地生态安葬。二是创新婚姻登记服务。配合完成省市婚姻登记改革,稳步实施“全市通办”,配合开展婚姻登记“跨市通办”试点和婚姻登记补证试点,加快完成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创新婚姻家庭教育。三是强化残疾人福利供给。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全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至每项75元/月/人。开展社会保障助残、托养供养助残、康复辅具助残、慈善爱心助残、精康融合助残等“五大爱残助残行动”,切实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加快推进中方镇芙蓉社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点建设。四是加强救助管理。加大巡查力度,主动发现、精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保障救助寻亲、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工作落到实处。
8.要聚焦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创新慈善社工发展新道路。一是发展慈善事业。支持打造基层慈善品牌项目,强化慈善组织日常监管,提高慈善事业公信力。推动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做好志愿服务组织身份标识。二是提质社会工作。配合落实社会工作“4311”工程,完善市一县一乡一村四级基层社工站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工作实务人才、督导人才、领军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批五星级乡镇社工站和社区工作室,深入推进基层社工站2.0版建设,探索建立具有中方特色的“五社联动”机制,落实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制度,大力褒扬志愿服务活动,浓厚全县志愿服务氛围。三是发展福彩事业。深化“十百千万”工程,规范福彩站点建设,建设新渠道、应用新技术、开发新客群,挖掘市场潜力,不断扩大发行规模,推动全县福彩稳中有进、健康发展。
9.要加强清廉民政建设。一是树牢政治意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四史”教育,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用好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挖掘民政先辈、先贤、先进事迹,让红色民政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二是扛牢政治责任。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和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忠诚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确保“三高四新”“三城一区”“四城两区”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在全县民政系统落地见效。三是牢记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党章党规,严肃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月报制、专报制、督办制,加强政务信息报送,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四是强化基层党建。加强支部“五化”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宣传推介“最美民政人”,不断激发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五是加强党员管理。坚持严管厚爱并重,落实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和公务员平时考核,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关爱困难干部职工,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进千院入万户”“支部联基层”“双联共建”等行动,在工作一线中践行初心使命。六是强化文化建设。厚植民政文化基因,充分利用婚姻、殡葬等平台,开展家庭文化教育,引导群众履行家责、注重家教、培育家德、弘扬家风,在移风易俗中凝聚力量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发展。七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把宣传思想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方面,牢牢把握领导权、主动权,拓展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推进民政信息公开,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等主题宣传,不断讲好民政故事,传播民政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守护好民政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八是提高服务能力。坚持废改立结合、建管用并重,开展法治民政建设三年行动,大力建设智慧民政,规范服务流程标准,推进更多业务“网上办”“掌上办”“一件事一次办”。九是提高落实能力。统筹加强机要、保密、档案、统计等工作,规范资金项目监管,完善督促检查、重点工作评估、真抓实干、乡村振兴后盾帮扶联系等制度,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推动民政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十是强化日常教育。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完善谈心谈话机制,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防止小病拖成大患。十一是强化作风转变。扎实深入开展为期半年的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细则,深入整治“两个主义”,加强民政窗口行风建设,建设一批清廉股室、清廉窗口,坚决整治各类“慵懒散”行为。十二是强化执纪问责。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监督,做好巡察、审计问题整改,堵住政府购买服务漏洞,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查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弘扬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民政新风正气。
10.加强民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完成中方镇芙蓉社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点”建设;二是启动殡仪馆和公益性公墓建设;三是完成县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改革;四是开展新路河镇、花桥镇两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消防安全和适老化改造,“关停并转”一批基础条件差的乡镇敬老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