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疾控中心开学季健康提示:开学季,谨防传染病,共筑健康校园!
二月,冬春之交,寒意仍浓,气候多变,全县中小学、托幼机构正值开学之际,随着人群聚集性、流动行增强,给传染病的传播和流性创造了条件。为保障师生健康,共筑健康校园,中方县疾控中心发布开学季健康提示:
一、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
春季是校园传染病的高发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易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肠道传染病如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多因饮食卫生或接触污染引发。学校及托幼机构人员密集,是传染病的高发地,易引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二、有效防护措施
(一)学校及托幼机构篇
1.完善预案和物资储备。落实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制定并完善传染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疫情报告、通风消毒等制度。按照传染病防控的实际需求,储备足量的消毒、个人防护等防控物资。
2.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开学前组织一次全覆盖、大规模的校园环境清洁,开学后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对门把手、桌椅、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加强室内场所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3.加强防病知识宣传。通过班会、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普及春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及防治知识。同时利用班级群、家校平台推送科普视频、防控指南,引导家长协同配合,全面提升校园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
4.强化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材新鲜、生熟分开,餐具清洁,预防食源性疾病。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防范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二)日常生活篇
1.做好健康监测。返校前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学校,配合隔离等措施,不带病上班上学。
2.积极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积极接种相关疫苗,以减少感染发病和发生重症风险。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一是要勤洗手。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接触公共物品后等,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二是科学佩戴口罩。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与有症状者接触时,建议佩戴口罩。出现症状时也要规范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三是要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用过的纸巾应立即扔进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4.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家庭生活场所日常应以常规清洁和通风消毒为主,如家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患传染病时,应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5.合理日常膳食。进食要规律,一日三餐进食时间相对固定,不暴饮暴食。饮食要营养均衡,食物种类要多样化,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奶类和豆制品,多喝白开水,不喝含糖饮料,少吃零食、油炸食品,不吃生的、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
6.规律生活作息。开学前应及时调整生物钟,按照平时上课时间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7.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身心愉悦,循序渐进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