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铜鼎镇 > 政策文件及通知

2024年度铜鼎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中方县人民政府 www.zhongfang.gov.cn 发布时间: 2025-04-10 16:16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要求,本镇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本镇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

成立以镇党委书记牵头任组长,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联镇律师为法律顾问,司法所所长为主任,镇司法所成员、执法大队成员、综治专干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专业法治队伍。制定了详细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制定责任清单,将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和个人,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例如,在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明确规定由党政办公室负责政府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各业务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相关的政务信息,形成了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严格规范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培训内容涵盖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常用法律法规以及各执法领域的专业业务知识。通过培训,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全面推行行政执法 “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行政执法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全部配备了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对执法现场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法治宣传方面,采用微信推广普法知识、赶集日发放宣传单、普法进校园、横幅、大字报、村村通等宣传渠道,多元化开展法治宣传。全年进入学校开展法治讲座4次,集镇法治宣传活动18次,

(四)加强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充实调解队伍,提高调解能力。目前,本镇共有人民调解组织 9 个,其中镇级人民调解委员会 1 个,村人民调解委员会 8 个,共有人民调解员 35 人。通过定期举办调解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和调解能力。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作用。人民调解员深入基层,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做到早发现、早调解。今年以来,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 400余次,发现矛盾纠纷 14件,成功调解 14件。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也积极发挥作用,与人民调解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对于涉及行政部门的矛盾纠纷,行政调解及时介入,依法进行调解处理。司法调解则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对于调解不成的纠纷,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同时加强对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工作,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今年以来,共对 2件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通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有效运行,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53 件,调解成功率达 99%,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广大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能够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干部职工在制定政策、作出决策、实施行政行为时,都会主动考虑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 “三项制度”,有效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减少了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行政执法的公信力。通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将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促使执法人员更加规范执法行为。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为执法监督提供了有力依据,确保执法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对执法现场进行全面记录,避免了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为。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严格把关,有效防范了执法风险,保障了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今年以来,本镇未发生因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而引发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六)社会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日益浓厚,为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多的群众遇到问题主动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升

虽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不同群体的针对性不够强。例如,对于农村老年人,宣传内容过于专业,形式过于依赖新媒体平台,导致他们接受度不高;而对于青少年群体,宣传活动未能充分结合学校教育体系,缺乏长期、系统的法治教育课程。部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仅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深入群众内心,群众参与度和互动性不够。一些法律讲座和咨询活动,群众只是被动接收信息,缺乏实际案例的深度解读和现场互动交流,导致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不明显。​

(二)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执法力量配备不均衡

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律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一些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适用法律不准确、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在乡镇执法工作中,不同领域的执法力量配备存在差异。一些重点领域,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执法任务繁重,但执法人员相对较少,导致执法工作难以全面、深入开展;而一些非重点领域,执法人员相对过剩,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三)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解机制协同不够紧密

虽然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调解主体之间的沟通协作不够顺畅,信息共享不及时,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例如,在一些复杂矛盾纠纷的处理中,人民调解组织发现问题超出其调解能力范围后,未能及时与行政调解或司法调解进行有效衔接,导致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低下。对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重视不够,缺乏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在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诉求,导致一些潜在的矛盾纠纷未能及时发现和化解,最终演变为现实的矛盾冲突。​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升法治宣传教育​

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方案。对于农村老年人,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如编写法治宣传手册、开展法治文艺巡演等,重点宣传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土地等法律法规知识;对于青少年群体,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开设法治课堂、举办模拟法庭、开展法治征文比赛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注重案例教学和互动交流。在法律讲座和咨询活动中,增加实际案例分析环节,邀请法律专家和一线执法人员结合真实案例,深入解读法律知识和应用技巧。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如法律知识问答、案例讨论等,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此外,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二)行政执法队伍优化方案​

制定系统的执法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常用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还涵盖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执法技巧、职业道德等方面。根据本镇执法工作的实际需求,对执法力量进行合理调配。加强执法人员的跨领域培训,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执法人才,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执法工作。

(三)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完善策略​

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各调解主体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流程。加强各调解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通过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及时通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共同研究解决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建立调解工作衔接机制,当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无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时,及时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并做好相关衔接工作,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定期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因素进行提前预警和评估。在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中方县铜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