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1.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预计截至2022年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50689.5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4485.12万元;林业收入1202.62万元;畜牧业收入7110.4万元;建筑业收入7522.19万元;运输业收入4395.16万元;服务业收入5854.02万元,劳务输出6970.54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051元。同比增长4%。
2.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列入县重点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约0.9亿元。竹园头至黄溪旅游公路二期已开工;中方县黄溪古村文旅融合项目(中方黄溪片区最美自然山水徒步线路),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工程造价。
二、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
1.加强领导,精准施策。坚决贯彻各级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示要求,坚持精细谋划、精准排查结合“网格化管理”、“敲门行动”等措施,对返镇人员和滞留在外人员进行动态摸排,共排查上报重点地区和涉外返回人员1293人,定点隔离67人,有境外人员30人。严格按照第九版疫情防控新方案相关规定和要求,落实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确保了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的发生。
2.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截至年底,我镇有序完成各年龄段的疫苗接种工作,其中60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91.34%;加强针完成率88.79%;全程接种率为86.35%,圆满完成上级的各项指标任务,构建了社会面防控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3.对重点场所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重点抓好我镇的集市、车站、银行、超市、门诊、药店、麻将馆、KTV、饭店、宾馆等重点场所的日常管控,开放日常核酸检测点2个,累计核酸检测7万余人次,镇村两级全年开展4次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累计19784人次,严防疫情的输入与输出,始终保持新冠疫情“零”病例。
三、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1.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风险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开展完成两轮防止返贫检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覆盖全镇所有农户7894户26030人。在排查中共发现问题53条,已全部完成整改,新增监测户10户,监测户已全部落实帮扶措施。全镇对所有已脱贫户制定实施帮扶措施3525条,对县级等部门下发的预警信息核实处置预警信息187条,实现零返贫、零致贫。
2.建立健全农贷服务体系。强化小额信贷支持,对贷款需求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应贷尽贷,跟进指导用好信贷资金,全年发放小额信贷54户,共计270万元。积极推进“政银担”、“乡村振兴共享贷”等政策在我镇落地生根,有效缓解各村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加强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兴旺
1.粮食安全保障有力。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序推动基本农田“非粮化”减存量、遏增量,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完成533.2亩抛荒耕地复垦,耕地恢复355.93亩,超额完成10.42%的任务目标。全年完成杂交水稻制种681.87亩,粮食播种面积20971.81亩,全年粮食总产10330.74吨。其中优质稻生产面积12000.73亩(高档优质稻田面积4840亩,再生稻372亩),切实增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的使命担当。
2.传统农业不断优化升级。经济果木、中草药材种植得到持续加强。全镇黄桃种植面积达100亩,实现产值20万元,全镇贡柚种植面积达350亩,实现产值10万元,种植中药材龙牙百合58亩、鱼腥草193亩、广东紫珠55亩;林业产业进一步巩固。全镇共有公益林55006亩;畜牧业生产发展稳定。全镇生猪存栏18000头,小规模肉牛存栏350头,小规模山羊存栏720只,家禽存栏7.1万羽。
3.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特色产业。2021年我镇田螺荣获“湖南招牌菜称号”,下半年大力发展田螺、小龙虾的养殖。目前,我镇以麻溪江村集体经济产业合作社申请注册“铜湾田螺”商标并成立铜湾田螺产业协会,全镇现有田螺养殖户31户,已确定进行养殖的主养面积166亩、套养面积1347亩,预计年底产量为309.3吨,预计产值为197.7万元;水落岸村利用水量丰沛的环境特点着手发展小龙虾养殖创业,全村已有小龙虾养殖户20户,养殖面积为234.5亩,预计产量为93.8吨,产值为234.5万元。另一方面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发展以蓝莓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按照发展集约化、品种名优化、栽培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一体化”的要求,全镇落实发展蓝莓“飞地”模式1000亩,壮大村集体经济。
4.持续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依托黄溪古村的资源优势,承载户外运动的资源便利,深挖旅游潜力,打造户外运动小镇。目前,“黄溪山居”项目有序推进,旅游新业态从业人数达到100余人,2022年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4万元。
五、深化乡村治理,建设美丽宜居铜湾
1.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我镇今年来积极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彻底改变集镇道路坑洼和防洪堤附近破烂的面貌,油化集镇主干道1.6万平方米,绿化防洪堤公共区域400平方米;全面提升日常清洁保洁能力,全镇新增配备保洁员27人,确保集镇面貌整洁干净;重点攻坚治脏治乱,清理各类杂物垃圾1500余吨,治理明沟排水8处、清理化粪池2处、清理和疏通沟渠近5公里,清除废旧门店招牌47个、更换各种垃圾桶400余个,开展集中整治行动3次,清理牛皮癣约2000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约3200平方米,铲除公共区域私建菜园约700平方米,拆除门店乱搭遮雨棚60余家,48栋闲置危房、5处残垣断壁和17个废弃禽畜栏舍,目前,我镇水落岸和麻溪江两个村实现了闲置危房全部清零;在道路裸露泥土的地方铺沙约5000平方米,设置公益宣传栏21块,全镇各村积极开展“红黑榜”评比和“最美庭院”创建,我镇并被评选县级“美丽集镇”,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镇合理设置停车场、停车位和交通指示牌,规范秩序,有效缓解车辆拥堵问题。新增3个公共停车场,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集镇主干道设置45个汽车停车位和40个摩托车停车位,设立33块交通指示牌,更换和维修路灯22盏,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极大提升了铜湾品质。
3.加强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规范建房审批程序。2022年积极落实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完成5732栋自建房排查任务,其中经营性自建房142栋,非自建房5721栋。截至目前,已鉴定经营性自建房140栋,停止经营2栋。其中鉴定为C级房屋2栋,已全部停止使用;全年审批自建房20户,制作不定产权证书3807本,已发放583本,做到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强化全镇辖区群众的安全意识,加大闲置资源盘活力度,改变村庄容貌,提升村庄功能。
4.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工程。2022年以来全镇共计完成“三格式”化粪池户厕改造5065座,改厕普及率达82%。同时,对2019年以来存在的“问题厕所”进行全面摸底和整改,确保所有问题厕所能够政策投入使用,发挥作用。
六、加大民生保障,推动平安建设
1.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狠抓民生兜底保障,有效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我镇养老保险参保15063人,医疗保险参保21263人,今年完成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认证4779人,养老保险新增15人,城镇居民特殊门诊病和申请资料收集完成申报133人;劳动力信息采集贫困人口1715人,非贫困人口14750人,其中,城镇就业新增130人,农村劳动力新增180人。
2.抓好民政救济工作。我镇农村低保保障人数538户,保障人数906人;社会保障兜底226户,465人;五保户保障121人(分散供养112人,城市五保5人,保障金额780元/月,农村五保107人,每月501元,集中供养?9人,保障金额780元/月),孤儿保障人数8人(保障金额950元/月);临时救助申报人数23人次,求助总金额为22800元。残疾人生活困难补贴323户,359人,重度护理补贴378户,395人,补贴金额29625元;八十岁高龄补贴846人。
3.扫黑除恶专项活动、信访维稳纵深推进。坚决防范和打击涉毒等突出违法犯罪、新型网络犯罪和新形态经济犯罪。安装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49个,雪亮村庄共安装497个,同时加强治安巡逻力度,镇平安办、派出所联合出勤180余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
4.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组织镇属各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及消防、法规知识的宣传,共发放安全宣传资料900余份,同时对辖区各单位、经营场所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建立相关台账记录共652次,当场下达整改通知单237张,交办单106张;开展矿山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全面摸排发现金洞竖井33个,其他矿种(锰、铁等)19个。通过人工封堵填埋、机械进场等现场作业,完成整治工作,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5.防火防汛工作扎实有力。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扎实推进森林防火、防洪防汛工作。组建了30余人的扑火队和防洪防汛抢险队,与各村、巡山员签订责任书,镇级明确森林防灭火每日巡逻小组,加强巡逻制、值班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年“5·30”特大暴雨期间,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受灾一线做好灾情统计、核实、上报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