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严防暑期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制订以下20条措施:
1、新建镇按照“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家校联防联控”的要求,建立“六有”(有专班、有方案、有经费、有巡查、有台账、有奖惩) 防溺水工作机制。明确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杨理飞同志兼任新建镇小学、新建镇中学特聘安全副校长,黄金村党总支书记杨杰华兼任黄金村小学教学点特聘安全副校长,统筹抓好防范学生溺水工作。 由应急办牵头,进一步完善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救援预案等相关方案。
2、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镇、村(社区)两级干部,对辖区所有水域全面建立安全管理台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单位与责任人;
3、组织重点水域、危险水域安全隐患联合执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要求沿溪经营主体(农家乐)签订防溺水工作责任状,督促经营主体(农家乐)至少悬挂两条以上标语横幅,在经营区域及附加水域全面设立防溺水警示牌,危险区域还要设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经营主体明确一名安全员,落实一日三巡制度,建立巡查台账,并在明显位置配备配好救生杆、绳、圈或竹杆、木板等本地适用的防溺水救护工具。
4、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镇、村(社区)两级干部,在容易发生和曾经发生溺水事故的重点水域(河湖、塘坝、水库、沟渠、溪流、鱼塘、水坑等)全面设立防溺水警示牌,求救电话,危险区域设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配好救生杆、绳、圈或竹杆、木板等本地适用的防溺水救护工具。
5、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镇、村(社区)两级干部,将《新建镇危险水域地图》、《全体总动员共同防溺水》挂图全面张贴至集镇、村(社区)、学校及其他主要人口密集场所,通过固定大型宣传标语(康龙、大丰源等交通要道宣传墙)、悬挂横幅、树形宣传架、流动宣传车等宣传方式,全面加强暑期学生安全教育提醒。
6、督促中小学校组织班主任在学校、班级微信群中每周发送防溺水信息 2 次以上,安排每个学生写一篇防溺水的暑期作文,并组织教师对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儿童等重点对象,全面开展一次暑期家访活动。
7、流动宣传车按照一日三巡在全镇辖区内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各村(社区)村部电子屏白天滚动播放防溺水宣传标语。
8、由驻村领导牵头,在暑期每周两次向所在村(社区)微信群发送防溺水工作宣传提醒。
9、以村(社区)为单位,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流动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儿童等四类学生群体分类建立台账.组织镇、村、组干部,深入各家各户面对面开展防溺水教育宣传,全面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学生帮扶机制。
10、由民政办牵头,健全救助保护机制,督促镇儿童督导员和村(社区)儿童主任加强暑期学生家庭探访和防溺水安全教育。
11、以村(社区)为单位,由驻村领导组织派出所、驻村辅警结合进村入户警务活动,开展暑期防溺水宣传教育,参加重点时段巡查巡防工作。
12、以村(社区)为单位,由驻村领导立即组织召开一次由干部、所有家长和学生参加的专题安全会议,通过“村村响广播”“流动宣传车”等方式每天提醒教育3次以上。
13、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派出所、联点干部、驻村辅警、网格员和志愿者等力量(从即日起到10月底进行排班),每日午后至傍晚在重点水域“一日三巡查”。镇、村劝导员坚持每天劝导引导。
14、各水域产权单位、管理机构、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防溺水工作责任,建立责任制度,将巡查责任落实落细到人到时间。各级河长要加强河巡查,协调督办防溺水工作责任落实。
15、乡镇干部联村联学校、村干部联水域,联点干部(具体人员安排参照《新建镇防溺水巡查专班》每周开展2次防溺水宣传。驻村工作队要积极参与防溺水宣传、巡查,督促落实相关措施。
16、新建镇共青团组织要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流动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儿童等四类重点对象为重点,有针对性组织开展防溺水自护教育,并通过各类关爱行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防溺水志愿服务活动。镇妇联组织要督促和指导家长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落实家庭监护责任。镇、村关工委要充分发动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等参加防溺水巡逻和宣讲。
17、镇、村两级要加强暑期防溺水值班巡逻,组建应急抢救队。一旦发现学生溺水,第一时间通知抢救队赶赴现场,20分钟内报告镇政府。
18、新建镇建立预防学生溺水责任清单和巡查组专班,凡因职责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力导致学生溺水事故的,一律组织调查,从严追究责任。
19、统筹安排必要的宣传教育、安全设施、巡查巡防、应急救援等工作经费,并建立防溺水有奖举报制度,广泛发动群众群防群控。
20、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纳入全镇年度平安建设(综治工作)、绩效考核和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督查工作计划。
中共中方县新建镇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