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民生保障政策,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关爱留守老人儿童、残疾人服务、困难群众救助、低收入群体动态管理、特困供养及高龄老人保障等重点工作,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体目标
1.健全留守老人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提升特殊群体生活质量。
2.优化残疾人服务机制,落实精准帮扶措施。
3.规范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流程,实现“救急难”全覆盖。
4.严格低收入家庭认定审核,动态管理精准化。
5.推进特困供养“应保尽保”,提升高龄老人福利保障水平。
二、重点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关爱留守老人、儿童
1.建立动态台账。联合村(社区)干部,每季度开展一次留守老人、儿童摸排并对政策进行一个相应的宣传,及时更新基本信息档案。重点标注独居、失能、患病老人及困境儿童情况。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孤儿基本生活费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按时发放,确保孤儿基本生活费用于孤儿。
2.落实关爱服务。每月组织志愿者上门探访留守老人,提供健康检查、心理疏导,重阳节、春节开展慰问活动。联合社工站每学期开展2次心理健康讲座,提供安全教育及兴趣活动。
(二)开展残疾人服务
1.完善残疾人信息库。 配合残联,按期完成残疾人需求调查,分类建档(康复、就业、辅具需求等)。及时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进行审核,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享受到补贴待遇。
2.精准服务措施。对残疾人开展康复服务、就业帮扶、辅具适配及无障碍改造等一系列服务,每季度组织卫生院医生入户开展康复指导,在相应时间节点内,完成轮椅、助听器等辅具申请与发放,配合残联举办残疾人技能培训,并为重度残疾人家庭完成居家环境改造申报,及时上报残联。
(三)临时性生活困难救助工作
1.强化政策宣传。通过村村通广播、微信群等宣传救助政策,发放《临时救助指南》至每户。同时,预留专项资金2万元,在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针对个别家庭因病或突发事故而造成困难的情况,有重点地帮助和扶持,开展临时困难救济,确保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家庭救助及时到位。
2.优化救助流程。设立临时救助绿色通道,对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在 24 小时内启动救助程序。根据困难程度,在乡镇权限范围内给予500-1350的临时救助金,确保困难家庭基本生活得到及时保障。
(四)低收入认定及动态管理
1.规范申请审核程序。严格按照“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流程,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及时完成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并联合派出所、人社等部门核查家庭收入及财产情况,确保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每月开展入户复核,对超标家庭及时退出。
2.定期走访排查建档。组织民政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每月对辖区进行一次全面走访排查,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因灾等致贫家庭以及低保边缘户。建立低收入家庭数据库,每月比对医保、教育等部门数据,预警潜在困难户。
(五)特困供养受理工作
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人员,主动发现并协助申请。每月集中审核材料,公示结果无异议后报县民政局复核。
(六)高龄老人津贴申报工作
1.简化申报流程。推行由村(社区)代办员协助80岁以上老人提交材料,每月25日前完成新增人员审核并公示,切实做好百岁老人、80岁高龄津贴人员新增、死亡人员的异动工作,及时发放津贴。
2.定期核查。每季度比对公安户籍数据,对去世或户籍迁出人员及时停发补贴。
中方县桐木镇人民政府
2025年4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