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与机构设置:
1、主要职能。
(1)拟订全县扶贫开发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协调解决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指导、监督和检查扶贫资金的使用;负责扶贫项目库建设。
(3)协调管理省、市、县财政扶贫专项资金。
(4)组织指导扶贫开发有关的培训工作;负责全县扶贫“雨露计划”及各类技能培训项目的组织工作。
(5)负责协调农村信贷扶贫工作,组织落实信贷扶贫和小额扶贫到户贷款投放工作。
(6)组织协调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制定驻村帮扶计划。
(7)负责全县人口建档立卡及动态监测管理工作。
(8)指导和协调全县社会扶贫工作。
2、机构情况:中方县乡村振兴局为县政府工作部门,由中方县农业农村局统一领导和管理,是正科级全额拨款行政单位。单位内设5个股室和3个二级事业单位:综合股(人事股)、规划财务股、行业协调和项目股、贫困监测股、教育培训股,产业扶贫金融服务中心、中国社会扶贫网中方管理中心和中方县防贫监测管理中心等3个二级事业单位(非独立核算)。
(二)人员情况:核定编制19人,其中:行政编6人,事业编制13人。实有在职人员21人。
(三)部门年度总体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任务:
1、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健全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严格落实《中方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实行县、乡、村多级联动,确保监测及时准确。二是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做好常态化监测帮扶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应纳尽纳。截至目前,今年共新识别监测对象172户472人。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全县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4个左右,其中未消除风险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5个左右,切实防止出现返贫致贫。三是严格对标消除标准进行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坚持现行风险监测标准,逐户研判核查,既不拔高、也不降低,确保监测对象风险真消除,2022年风险消除5户16人。
2、小额信贷“应贷尽贷”。通过干部上门走访,一对一、面对面宣传解读,大力宣传小额信贷政策,2022年省里给我县下达的贷款任务为1040户、3310万元,实际发放贷款742户、3592.7万元,任务完成率为108.5%。加强到期贷款清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贷款、谁偿还”的原则明确小额信贷清收责任,同时通过加强宣传、行政、法律等方法依法依规清收到期贷款。
3、雨露计划“应补尽补”。我局根据雨露计划相关政策文件,积极组织乡镇复核雨露计划补助发放名单,严格审核把关,确定职业学历教育拟补助对象,2021年秋季雨露职业教育补助共976名学生,共计发放补助金额155.55万元,完成助学比率为100%。2022年春季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共988名学生,共计发放补助金额150.6万元,完成助学比率为100%。
4、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安全。一是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今年整合涉农资金13426万元,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合衔接资金6749万元,其中中央衔接资金4498万元,安排产业发展资金3829万元,比例达到85%,资金支付率达到95%。二是抓好项目库建设。制定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入库项目336个,总投资3.34亿元,储备资金量同2021年比,增幅达23.3%。三是加强扶贫项目资产资金后续管理。认真开展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回头看”,没有发现扶贫项目资产移交、确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扎实开展2021年衔接项目资产确权工作,经清查摸底,2021衔接资金项目个数为132个,涉及资金9550万元。根据文件要求,需确权的项目共109个,涉及资金6419.14万元,其中公益类资产为5239.42万元,经营类资产523.47万元,到户类资产656.25万元,目前已经全部完成确权。
5、全国乡村振兴典型调查工作得到高度肯定。中方县2021年被国家乡村振兴局定为过渡期脱贫县脱贫村定点观测县(现更名为乡村振兴典型调查项目县,全国20个,全省仅1个),中方镇炉亭坳村等10个村为定点观测村,主要目的是开展案例发掘和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及时发现乡村振兴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各地经验交流互鉴,为领导决策做参考,华中师范大学为负责中方县的定点观测单位。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已完成了对我县三轮实地调研,调研期间对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目前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并高度点赞桐木镇半界村,虽然自然条件非常差,但有个好的带头人(村支书向往),脱贫成效显著,特别是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很有特点,乡村治理很有思路,很有代表性。同时认为我县在金融服务方面,突出发挥“共享贷”的作用,促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拟在2022年度全国中部地区典型调研报告中重点体现这一做法。特别是我县泸阳镇下坪村“三社合一”做法和取得成效,得到调研组高度评价,已上报国家乡村振兴局,并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局领导认可,拟在全国推介。在今年6月16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振兴典型调查项目启动暨培训会议上,高度评价了中方县的配合工作。同时省乡村振兴局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安排专人到我县进行指导,安排了项目资金支持,拟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作为亮点工作。
(四)部门年度整体收支情况,包括当年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专项资金管理情况、“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以及政府采购情况等:2022年,本部门年初预算收入205万元,比上年减少22万元,下降9.70%,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做预算时单位人员相比2021年有所减少。2022年,本部门年初预算支出205万元,比上年减少22万元。2022年收入实际完成991万元,比上年减少126万元,下降11.28%。主要原因是:本年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项目经费减少。2022年,“三公”经费完成7228元,比上年增加4675元,增加184.56%,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公务接待人数增加。其中:公务接待费完成7228元,比上年增加4675元,增加184.56%,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公务接待人数增加。2022年度我局项目预算经费共0万元,实际项目支出689.77万元,其中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项目经费108.63万元,雨露计划330.97万元,小额信贷贴息208.17万元,定点观测村人居环境改善42万元。项目支出严格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有关法规的规定执行,把项目资金的审批分配、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结合起来。
(五)部门年度整体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22年度我局各项业务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今年共新识别监测对象172户472人。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全县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4个左右,其中未消除风险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5个左右,切实防止出现返贫致贫。三是严格对标消除标准进行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坚持现行风险监测标准,逐户研判核查,既不拔高、也不降低,确保监测对象风险真消除,2022年风险消除5户16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有力,无一户一人发生致贫返贫,继续完成小额信贷贴息和雨露计划补助,并开展了农村厕所革命,群众满意度高。
二、部门整体评价工作开展
(一)绩效评价实施过程情况,包括评价方法、工作程序等;1、绩效评价原则:科学规范,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统筹兼顾,绩效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公开透明,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2、绩效评价工作过程。收集项目资料,全面了解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流程、资金使用情况、受益群体的反馈情况上,制定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最后根据评价标准和资料依据,进行了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二)绩效评价整体结果概况,2022年度整体绩效自评综合得分93分,具体自评情况见附表。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只有公务接待且在预算内。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款专用,无挪用项目资金问题。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包括预算编制、目标设定分析等;部门整体支出991万元,比上年减少126万元,下降11.28%。主要原因是:疫情原因,部分项目支出无法及时支付到位。
(二)执行管理情况分析,包括资金执行进度、调整情况、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及项目完成进度情况等。建立了基本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基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政务公开、会议、个人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三)支出绩效情况分析,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运行效果情况等。基本支出完成301万元,比上年增加74万元,增长32.6%,变化的主要原因:单位人员增加,基本支出预算增加。项目支出690万元,比上年减少200万元,下降22.47%;变化的主要原因:本年小额信贷贴息支出减少和防贫保专项没有开支。人员经费完成255万元,比上年增加50万元,增长24.39%,变化的主要原因:单位人员增加,基本支出预算增加;公用经费完成45.9万元,比上年增加23.9万元,上升108.64%,变化的主要原因:单位人员增加,相应支出也增加。
四、存在的问题
1、财政资金压力大,导致有些项目支出无法及时支付。
2、单位处于改革阶段,预算编制不够精准。
五、整改措施或建议
1、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