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生态创建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中方县人民政府 www.zhongfang.gov.cn 发布时间: 2021-07-21 14:21 【字体: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为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加速创建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进程,全年共申请年度工作经费15万元,实际拨付和使用9.9018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总体目标:加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引导和督促指导工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浓郁氛围,打牢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基础。阶段性目标:加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指导,继续编辑《中方县生态环境工作简报》。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绩效评价目的: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全面推进生态创建工作。

绩效评价对象:生态创建工作。

绩效评价对象:中方县环境保护局统筹协调全县的生态创建工作。

(二)绩效评价原则。

绩效评价原则:公平、公正和公开。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年初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全年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安排,统筹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有步骤地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活动。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引导和督促指导。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绩效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2018年第18次县委常委会会议将县生态办等列入全县重点工作协调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重点保障日常工作经费。

(二)项目过程情况。全年严格落实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全县生态创建成员单位,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三)项目产出情况。全年编辑印发《中方县生态环境工作简报》12期,免费发放给县生态创建成员单及有关县级领导,及时传达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通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动态。

(四)项目效益情况。全县各机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明显增强,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奠定的坚实基础。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主要经验及做法: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各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宣传引导。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经济、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管理与水质及空气质量持续优化的融合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六、有关建议

1、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协调。

2、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浓厚生态创建的积极性。

附件:1.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2.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附件1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2019年度)

项目名称

县生态创建工作经费

主管部门

中方县环境保护局

实施单位

中方县环境保护局

项目资金
(万元)

年初预算数

全年预算数A

全年执行数B

分值

执行率B/A)

得分

年度资金总额

100000

100000

99018

10

100%

10

其中:当年财政拨款

99018

100%

      上年结转资金

0

0

0

其他资金

年度总体目标

预期目标

实际完成情况

加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引导和督促指导工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浓郁氛围,打牢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基础。

全县各机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明显增强,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奠定的坚实基础。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年度

指标值

实际

完成值

分值

得分

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产出指标(50)

数量指标

指标1:县生态创建工作日常工作

100%

100%

15

15

无偏差

指标2:县生环委办日常工作

100%

100%

5

5

无偏差

质量指标

指标1:县生态创建工作正常运行

100%

100%

7

7

无偏差

指标2:县生环委办工作正常运行

100%

100%

3

3

无偏差

时效指标

指标1:高效完成生态创建年度任务

100%

100%

7

7

无偏差

指标2:高效完成生环委办年度工作任务

100%

100%

3

3

无偏差

成本指标

指标1:生态创建工作经费

7.9018万元1818

7.9018万元

7

7

无偏差

指标2:生环委办工作经费

2

2

3

3

无偏差

效益指标(30)

经济效益

指标

指标1: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期

长期

7

7

无偏差

指标2 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长期

长期

3

3

无偏差

社会效益

指标

指标1 生态环保意识增强

长期

长期

10

10

无偏差

指标2

无偏差

生态效益

指标

指标1:绿色出行率有效提商

90%

80%

5

5

无偏差

指标2

无偏差

可持续影响指标

指标1:企业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长期

长期

3

3

无偏差

指标2

无偏差

满意度

指标(10)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指标1 生态创建知晓率提高

长期

长期

7

7

无偏差

指标2:环境质量满意率提高

100%

90%

3

2

无偏差

总分

100

99



注:1.一级指标分值统一设置为:产出指标50分、效益指标30分、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分、预算资金执行率10分。如有特殊情况,上述权重可做适当调整,但加总后应等于100分。各部门根据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确定三级指标的分值。得分一档最高不能超过该指标分值上限。

    2.定性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分为:达成预期指标、部分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未达成预期指标且效果较差三档,分别按照该指标对应分值区间100-80%(80%)80-50%(50%)50-0%合理确定分值。

    3.定量指标若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为≥*),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全年实际值(B/年度指标值(A该指标分值;若定量指标为反向指标(即指标值为≤*),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年度指标值(A/全年实际值(B该指标分值。

    4.请在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中说明偏离目标、不能完成目标的原因及拟采取的措施。


附件2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表(参考)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得分

决策

项目立项

立项依据

充分性

4

项目立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部门职责,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依据情况。

评价要点:
项目立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项目立项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要求;
项目立项是否与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属于部门履职所需;
项目是否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是否符合中央、地方事权支出责任划分原则;
项目是否与相关部门同类项目或部门内部相关项目重复。

4

立项程序

规范性

3

项目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评价要点:
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审批文件、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事前是否已经过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绩效评估、集体决策。

3

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

合理性

4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评价要点:
(如未设定预算绩效目标,也可考核其他工作任务目标)
项目是否有绩效目标;
项目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内容是否具有相关性;
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

是否与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4

决策

绩效目标

绩效指标

明确性

4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是否与项目目标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4

资金投入

预算编制

科学性

3

项目预算编制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有明确标准,资金额度与年度目标是否相适应,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评价要点:
预算编制是否经过科学论证;
预算内容与项目内容是否匹配;
预算额度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按照标准编制;
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是否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3

资金分配

合理性

3

项目预算资金分配是否有测算依据,与补助单位或地方实际是否相适应,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评价要点:
预算资金分配依据是否充分;
资金分配额度是否合理,与项目单位或地方实际是否相适应。

2

过程

资金管理

资金到位率

3

实际到位资金与预算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预算资金)×100%

实际到位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落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预算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预算安排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2

预算执行率

4

项目预算资金是否按照计划执行,用以反映或考核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资金/实际到位资金)×100%
实际支出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项目实际拨付的资金。

3

过程

资金管理

资金使用

合规性

4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是否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
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4

组织实施

管理制度

健全性

4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
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4

制度执行

有效性

4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相关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评价要点:
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
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是否完备;
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时归档;
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是否落实到位。

4

产出

产出数量

实际完成率

8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实际产出数/计划产出数)×100%
实际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项目实际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计划产出数:项目绩效目标确定的在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计划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8

产出

产出质量

质量达标率

8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产出数/实际产出数)×100%

质量达标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实际达到既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数量。既定质量标准是指项目实施单位设立绩效目标时依据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或其他标准而设定的绩效指标值。

8

产出时效

完成及时性

8

项目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时间:项目实施单位完成该项目实际所耗用的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或相关规定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时间。

8

产出成本

成本节约率

8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实际节约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成本节约程度。


成本节约率=[(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00%
实际成本:项目实施单位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实际所耗费的支出。
计划成本:项目实施单位为完成工作目标计划安排的支出,一般以项目预算为参考。

8

效益

项目效益

实施效益

20

项目实施所产生的效益。

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设置和细化。

20

满意度

8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因该项目实施而受到影响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8

总分

100

97

注:单位可以根据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和绩效要求增设个性指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中方分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