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农业农村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计划
今年以来,中方县农业农村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重心,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围绕粮食生产、重点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将一年来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抓好粮食安全,强化稳产保供。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切实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年初,中方县各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中方县2024年粮食生产责任状》。截至目前,全县完成中稻18.7万亩(其中机插秧800余亩),播栽旱粮10.04万亩,其中玉米播栽6.3万亩,大豆播种0.75万亩,薯类播种2.2万亩。落实市、县领导带头创办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5个,在泸阳、桐木、铜湾建立水稻机插机抛秧示范片区3个。夏收油菜13.6万亩,产量14993吨,发放稻谷目标价格补贴617.17万元。二是强化重要农产品供给。2024年1-6月预计全县生猪出栏11万头、牛0.3万头、羊1.6万只,家禽出栏180万羽,禽蛋2600吨,水产品3710吨;存栏生猪9.6万头、牛1.2万头、羊1.5万只,家禽存栏300万羽。中方汇格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新建年出栏60000头规模养殖场主体工程已完成。全县蔬菜预计播种17984亩,产量23411吨,瓜果类预计播种7470亩,产量10260吨。
2、抓好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发展重点产业。基本完成5000亩新建蓝莓基地扫尾工作,新建艾叶等中药材种植基地8000余亩。建成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5个,黄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个,GAP基地1个。湖南怀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吨蓝莓深加工厂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功引进浙江华珍品医药有限公司、北京中垦道地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落户中方,其中浙江华珍品医药有限公司已在黄家湾村建成白芨种植基地200亩。落实杂交水稻制种生产面积10120亩。二是壮大龙头企业。扶大扶强南方葡萄沟酒庄、湖南怀英生物、金珠米业、洪盛源农林等一批与特色产业关联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优质稻、油茶、刺葡萄、蓝莓等全产业链发展,全县现有在册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1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9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三是发展绿色生产。在桐木镇、铜湾镇、中方镇分别创建千亩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千亩葡萄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柑桔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各1个。截至目前,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达3.5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36.82万亩。上半年新增“二品一标”认证3个(新认证3个),新增认证面积0.01万亩。认证总数达36个,认证面积达9.8万亩,产量8.33万吨。四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快速检测380余批次,监督抽查20批次,省级例行监测抽样16批次,监测结果合格率均为100%。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企业68家,入驻省农产品身份证平台生产经营主体36家。五是狠抓农业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截至目前,共出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385余人次,检查全县农资经营门店62家,农资经营市场11个,肥料生产企业3家,农药生产企业1家,抽检肥料1个批次,合格率100%;检查种子经营门店45家,检查杂交水稻和玉米品种200余个,共抽检11个品种,其中水稻品种7个,大豆品种2个、玉米品种2个,合格率100%,未发现违法违规种子;办结1起劣质兽药案件。
3、抓好环境整治,建设和美乡村。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积极组织全县130个村常态化开展“村庄大清扫”行动,清理白色垃圾、陈年垃圾等生活垃圾7963吨,累计清理沟渠1327千米,推动房前屋后硬化210千米。拆除危房672栋、乱搭乱建926处、破烂广告牌87处、破布围栏1241处,整治乱堆乱放7916处,清理“牛皮癣”广告2749处。张贴宣传标语725条,发放宣传资料7926份,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14篇。重点打造“荆坪古村—大松坡村”南方葡萄沟景区示范带和“康龙村—黄溪村”的古村文化旅游与森林康养示范带,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二是强力推进“十年禁渔”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实行网格化管理,㵲水、沅水流域全面退捕禁捕,发放禁捕退捕宣传资料5000余份,印发张贴禁渔期、禁捕区政府公告3000余份,共组织联合执法行动3次,出动巡查及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出动执法船艇80余次,共拆除违规钓鱼平台50多个,简易人工繁殖场漂浮物近80余处,下达违规网箱养殖责令改正书2份;劝退非法垂钓人员800余人,收缴违规钓具150多副,收缴地笼等网具300多副,渔政执法案件立案2起。三是认真开展受污染耕地专项治理。制定2024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对1400亩严格管控区耕地实行休耕和改制,对严格管控区的7个乡镇分别制定退出水稻种植方案,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落实落地落细,推动管控区全面管控到位并发挥良好经济效益。
4、抓好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一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完成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快农业机械化推广。已落实农机购置补贴213.06万元,补贴机具872台,其中拖拉机等大中型先进农机具20余台,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改善。积极组织调度2万余台农业机械投入春耕生产,助力春耕生产顺利进行。通过落实“支”、“护”、“助”等硬措施,全县18.7万亩水稻生产播种使用机械化耕种率达到95%以上。
5、抓项目谋划与实施。重点争取和实施好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创建(3000万元)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665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7000万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2800万元)。谋划12个专项债国债项目,7个专项债项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评审双通过,双通过专项债项目资金3.075亿元。
二、取得的成绩
1、中共怀化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于2024年2月印发了《中共怀化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表扬2023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市区的通报》(怀农组发[2024]2号),我县荣获2023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
2、怀化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于2024年4月印发了《关于怀化市2024年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情况的通报》,我县在第一季度综合考评中排全市第4位。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农业发展必需的道路、水利及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营销、物流等产后服务比较缺乏,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有待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涉农企业规模较小,带动力不明显。
二是农业发展资金保障不足。中央、省、市项目对我县的支持力量在逐年减小,县财政对“三农”工作的保障力度严重不足。特别是一些大型项目资金整合后未能及时按设计方案完成内容建设和资金支付,省、市有异议,对以后的项目申报有影响。受大环境因素影响,社会资金投入望而生畏。
四、2025年工作打算
1、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完成粮食播面28.7万亩以上,总产11.26万吨以上,扩大再生稻、旱杂粮推广面积,计划完成杂交水稻制种6000亩。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守牢耕地红线。
2、统筹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实施“稻油”水旱轮作试点和产油大县项目,力争发展油菜种植13.7万亩以上。全年生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9万头、680万羽。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3个以上。
3、发展乡村振兴三大重点产业。深入实施农业产业“一二三四五”工程。计划完成建设一座蓝莓加工厂;大力发展中药材绿色生态种植,新建中药材(艾叶)示范基地5000亩。
4、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落实“七个一”工作举措,确保面上明显改善,点上示范创建有亮点出经验,全面推动四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力争进入全市先进行列。计划建设和美乡镇2个,和美村庄20个,完成农村厕改1500座,公厕10座。
5、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全面完成2024年0.6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积极申报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升1个百分点。
6、持续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受污染耕地管控和修复,完成4.09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治理任务和0.14万亩严格管控区退出水稻种植任务。持续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减量增效行动,确保耕地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7、继续抓好农民素质培育。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150人,开展农民生产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9500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