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司法局2020年度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中方县司法局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为省拨专款,为履行特定职责、办理人民调解案件和开展业务工作支出的专项工作经费。2020年度预算收入6万元,全年执行10.12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本年度全县乡镇村矛盾化解工作。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为保障司法行政工作正常运行,对中方县司法局2020年度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严格按照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人民调解案件“以奖代补”管理办法>的通知》湘财政法〔2019〕2号中关于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使用管理规定,通过对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司法局正常业务开支需求。执行绩效评价报告编报要求,对项目资金投入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由承担项目绩效股室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并编制绩效报告;计财股对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初步审核,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绩效评价,编写绩效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绩效评价等级: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项目支出按财务规定流程,根据金额大小进行单位自行组织、报采购招投标等。经费支出5000元以上,需通过党组会议集体通过。
(二)项目过程情况。项目目标设定依据充分、合理;项目建设符合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相关规定;实现项目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
(三)项目产出情况。
1、人民调解工作扎实有效。健全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积极推进人民调解研判预警机制,实行“以奖代补”、“一案一补”制度,按调解协议数发放人民调解员误工补贴,并确保经费落到实处。重点发挥医患、交通事故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第三方调解矛盾优势,妥善化解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有效避免了集体访和越级访发生。一年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74件,调处成功966件,调解成功率99%,无因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或处理不到位引发的群体性械斗、非正常死亡、群体性上访等事件。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和《基层法律服务者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我县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采用行风自评、听证评议、回访当事人等方式,加大对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指导和监督,有效杜绝不作为、乱作为、乱收费等现象。一年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聘担任法律顾问8家,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代理诉讼案件42件,代理非诉讼案件9件,直接调解疑难纠纷 11件,解答法律咨询 481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6件,代写法律文书23份,为公民和法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经费支出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财务人员业务熟悉程度不够等等情况
六、有关建议
专项经费严重不足,需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附件:1.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2.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附件1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
|||||||||||||
(2020年度) |
|||||||||||||
项目名称 |
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省拨) |
||||||||||||
主管部门 |
中方县财政局 |
实施单位 |
中方县司法局 |
||||||||||
项目资金 (万元) |
|
年初预算数 |
全年预算数(A) |
全年执行数(B) |
分值 |
执行率(B/A) |
得分 |
||||||
年度资金总额 |
6 |
6 |
10.12 |
10 |
169% |
10 |
|||||||
其中:当年财政拨款 |
6 |
6 |
10.12 |
— |
|
— |
|||||||
上年结转资金 |
|
|
|
— |
|
— |
|||||||
其他资金 |
|
|
|
— |
|
— |
|||||||
年度总体目标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情况 |
|||||||||||
全县乡镇村矛盾化解工作 |
完成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年度 指标值 |
实际 完成值 |
分值 |
得分 |
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
|||||
产出指标(50分) |
数量指标 |
人民调解案件 |
》900件 |
974 |
7 |
7 |
|
||||||
案件调解全县覆盖 |
100% |
100% |
7 |
7 |
|
||||||||
…… |
|
|
|
|
|
||||||||
质量指标 |
案件调解满意度 |
98% |
98% |
12 |
12 |
|
|||||||
|
|
|
|
|
|
||||||||
…… |
|
|
|
|
|
||||||||
时效指标 |
年度计划及时完成 |
及时 |
及时 |
12 |
12 |
|
|||||||
指标2: |
|
|
|
|
|
||||||||
…… |
|
|
|
|
|
||||||||
成本指标 |
乡镇村三级调解案件以奖代补 |
6万 |
10.12万 |
12 |
12 |
|
|||||||
指标2: |
|
|
|
|
|
||||||||
…… |
|
|
|
|
|
||||||||
效益指标(30分) |
经济效益 指标 |
指标1: |
|
|
|
|
|
||||||
指标2: |
|
|
|
|
|
||||||||
…… |
|
|
|
|
|
||||||||
社会效益 指标 |
调解矛盾,化解矛盾纠纷 |
》98% |
》98% |
10 |
10 |
|
|||||||
指标2: |
|
|
|
|
|
||||||||
…… |
|
|
|
|
|
||||||||
生态效益 指标 |
化解社会矛盾 |
满意 |
满意 |
10 |
10 |
|
|||||||
指标2: |
|
|
|
|
|
||||||||
…… |
|
|
|
|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保障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 |
长期 |
长期 |
10 |
10 |
|
|||||||
指标2: |
|
|
|
|
|
||||||||
…… |
|
|
|
|
|
||||||||
满意度 指标(10分)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0% |
100% |
10 |
10 |
|
||||||
指标2: |
|
|
|
|
|
||||||||
…… |
|
|
|
|
|
||||||||
总分 |
100 |
100 |
|
||||||||||
注:1.一级指标分值统一设置为:产出指标50分、效益指标30分、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分、预算资金执行率10分。如有特殊情况,上述权重可做适当调整,但加总后应等于100分。各部门根据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确定三级指标的分值。得分一档最高不能超过该指标分值上限。 |
2.定性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分为:达成预期指标、部分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未达成预期指标且效果较差三档,分别按照该指标对应分值区间100-80%(含80%)、80-50%(含50%)、50-0%合理确定分值。 |
3.定量指标若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为≥*),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全年实际值(B)/年度指标值(A)╳该指标分值;若定量指标为反向指标(即指标值为≤*),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年度指标值(A)/全年实际值(B)╳该指标分值。 |
4.请在“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中说明偏离目标、不能完成目标的原因及拟采取的措施。 |
附件2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 值 |
指标解释 |
指标说明 |
得分 |
决策 |
项目立项 |
立项依据 充分性 |
4 |
项目立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部门职责,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依据情况。 |
评价要点: ①项目立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②项目立项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要求; ③项目立项是否与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属于部门履职所需; ④项目是否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是否符合中央、地方事权支出责任划分原则; ⑤项目是否与相关部门同类项目或部门内部相关项目重复。 |
4 |
立项程序 规范性 |
3 |
项目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评价要点: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②审批文件、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③事前是否已经过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绩效评估、集体决策。 |
3 |
||
绩效目标 |
绩效目标 合理性 |
4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评价要点: (如未设定预算绩效目标,也可考核其他工作任务目标) ①项目是否有绩效目标; ②项目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内容是否具有相关性; ③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 ④是否与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
4 |
|
决策 |
绩效目标 |
绩效指标 明确性 |
4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③是否与项目目标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
4 |
资金投入 |
预算编制 科学性 |
3 |
项目预算编制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有明确标准,资金额度与年度目标是否相适应,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
评价要点: ①预算编制是否经过科学论证; ②预算内容与项目内容是否匹配; ③预算额度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按照标准编制; ④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是否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
3 |
|
资金分配 合理性 |
3 |
项目预算资金分配是否有测算依据,与补助单位或地方实际是否相适应,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
评价要点: ①预算资金分配依据是否充分; ②资金分配额度是否合理,与项目单位或地方实际是否相适应。 |
3 |
||
过程 |
资金管理 |
资金到位率 |
3 |
实际到位资金与预算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预算资金)×100%。 实际到位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落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预算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预算安排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
3 |
预算执行率 |
4 |
项目预算资金是否按照计划执行,用以反映或考核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资金/实际到位资金)×100%。 实际支出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项目实际拨付的资金。 |
4 |
||
过程 |
资金管理 |
资金使用 合规性 |
4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③是否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 ④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
4 |
组织实施 |
管理制度 健全性 |
4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 ②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
4 |
|
制度执行 有效性 |
4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相关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评价要点: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 ②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是否完备; ③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时归档; ④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是否落实到位。 |
4 |
||
产出 |
产出数量 |
实际完成率 |
8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率=(实际产出数/计划产出数)×100%。 实际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项目实际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计划产出数:项目绩效目标确定的在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计划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
8 |
产出 |
产出质量 |
质量达标率 |
8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产出数/实际产出数)×100%。 质量达标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实际达到既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数量。既定质量标准是指项目实施单位设立绩效目标时依据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或其他标准而设定的绩效指标值。 |
8 |
产出时效 |
完成及时性 |
8 |
项目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时间:项目实施单位完成该项目实际所耗用的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或相关规定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时间。 |
8 |
|
产出成本 |
成本节约率 |
8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实际节约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成本节约程度。 |
成本节约率=[(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00%。 实际成本:项目实施单位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实际所耗费的支出。 计划成本:项目实施单位为完成工作目标计划安排的支出,一般以项目预算为参考。 |
8 |
|
效益 |
项目效益 |
实施效益 |
20 |
项目实施所产生的效益。 |
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设置和细化。 |
18 |
满意度 |
8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因该项目实施而受到影响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8 |
||
总分 |
100 |
|
|
98 |
注:单位可以根据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和绩效要求增设个性指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