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人民政府2024年度决算公开
关于中方县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
及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5年8月28日在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上
中方县财政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及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一、2024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方面: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65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44%,较上年减少6448万元,下降11.4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3955万元,减少7940万元,下降18.95%;非税收入完成15698万元,增加1492万元,增长10.5%。地方收入中非税占比31.62%,较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全年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6967万元,增长0.5%;上划省级收入完成5605万元,增长13.53%。
2.支出方面: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2563万元,较上年增长0.89%。其中:教育支出4921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21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5599万元,农林水支出57172万元。
3.上级转移支付方面:上级共安排我县转移支付177338万元,较上年减少11996万元,下降6.34%。具体包括:一是返还性补助3066万元,与上年持平;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161432万元,较上年减少2245万元,下降1.37%,主要是国债项目资金减少5886万元,疫情防控财力补助减少4166万元,三是专项转移支付12840万元,同比减少9751万元,下降43.16%,主要是中央预算内投资减少5756万元,节能环保专项减少2777万元。
4.平衡情况:2024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65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7733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6991万元,上年结转7284万元,其他调入49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71763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56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557万元,调出资金520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756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完成27088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77万元。
5.预备费使用情况:2024年预算安排预备费3000万元,按法定程序批准动用,列入一般公共预算相关支出科目。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850万元,较上年减少21177万元,下降70.5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426万元,减少19878万元,下降72.8%;上级补助收入2745万元,上年结转468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2700万元,调入资金52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7418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770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2000万元,上解支出43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69749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4435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31964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1760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3907万元;支出31325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1312万元;当年结余63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8342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40万元,收到上级转移支付2万元,上年结余2万元,当年支出11万元,年终结转33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省核定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455863万元,其中新增债务限额44700万元。根据限额,2024年省发行转贷我县新增债券437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9000万元,专项债券24700万元;外贷转贷1000万元。另转贷置换债券28000万元,平均年限10年,平均利率2.19 %;再融资债券17139万元,平均年限10年,平均利率2.39 %。截至2024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4672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53389万元,专项债务余额293339万元,控制在省核定的债务限额以内。
二、2024年预算执行特点及落实县人大决议情况
2024年,我们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县人大决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做到有保有压,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奋力稳住经济大盘。打好减税降费“组合拳”。积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缓缴费8639万元。用好助企纾困“政策包”。通过风险补偿机制落实“潇湘财银贷”等惠企贷款15962万元,惠及企业54家;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中标政府采购项目占比93.75%。打造企业发展“新引擎”。深入开展“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支持13个项目纳入湖南省设备更新库。
(二)加大资源统筹力度,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依法强化收入征管。推动税费精诚共治走深走实,税费数据共享完成率为120%;持续规范非税收入征缴,确保非税收入依法依规足额入库。全力主动争资争项。全年争取增发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债券资金共计38307万元;新增奖励性一般债务限额15000万元,全年新增一般债券额度20000万元,创历史新高。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预算,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支出、非重点支出,全年压减2100万元。积极盘活存量资金。收回盘活沉淀资金和闲置资金4554万元,统筹用于“三保”、重点项目及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支出。深化国有“三资”改革。创新开展国有“三资”盘活工作,实现国有“三资”盘活入库收益8580万元。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年民生支出完成18.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14%。优先保障教育支出。安排教育支出49214万元,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全面完成紫荆学校和县一中徐特立教学综合楼建设,实现县职中整体搬迁入驻新校区。持续优化社会保障。完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219万元,扎实推进脱贫人口、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提升卫生医疗保障。持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94元、670元;支持开展农村适龄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4225人次,完成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与诊断1152人次。大力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加大文物保护支持力度,高水平承办2024年湖南省(秋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暨2024年湖南省(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全面支持乡村振兴。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9736万元,重点支持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脱贫人口就业等。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深化绩效管理。扎实推进“绩效管理巩固年”活动,持续推动绩效评价向部门整体支出、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采购、政府专项债务及县级财政运行等领域拓展。规范采购行为。开展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攻坚战行动,扩大电子卖场竞价采购比重,竞价采购比重提高5.31%。提升评审效能。全年评审项目75个,金额75720万元,核减15707万元。狠抓日常管理。预决算公开、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财源建设工作成绩优异,获评全省财政日常工作整体水平高质量评价AA类县,获省财政厅财力性奖励资金750万元。
(五)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优先序,强化财政专户日常监管,健全资金管理各项机制,提升防范支付风险。守牢债务风险底线。严格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从严控制新增债务;用足用好债务缓释政策,获得隐性债务置换额度28000万元,政府债务还本付息17002万元,偿还隐性债务本金34700万元。筑牢财经纪律底线。充分发挥财会监督“利剑”作用,持续深化“纪巡审财”协同联动监督,加强对重大财政政策、重点民生领域、重大财政资金项目等方面的专项监督检查,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三、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收支情况。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780万元,为全年计划的59.04%,同比增加937万元,增长3.1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71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0070万元,非税占比为32.7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526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2.03%,同比增加671万元、增长0.59%。其中民生支出累计完成9026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3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93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4.83%,同比减少3523万元,下降47.25%。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4652万元,同比减支1997万元,下降7.49%。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23.8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0万元。
(四)社保基金预算收支情况。社保基金收入完成1807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49.32%;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95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7120万元。社保基金支出完成2422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74.11%;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290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1320万元。
(五)政府性债务情况。上半年,省财政厅共下达我县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581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74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50700万元。
四、下半年财政重点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全年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促增收。一是全力培植财源。围绕项目建设,加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支持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二是深挖潜在税源。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动态监控,确保主体税源稳定增长,依法依规做好清欠工作,堵塞税收漏洞,确保税款足额入库;积极挖掘非税收入潜力,优化非税收入收缴流程,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合力向上争资。找准政策结合点谋划储备高质量项目,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国债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
(二)优化支出保民生。一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一般性项目支出,从严从紧控制“ 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把资产配置、政府采购关口,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执行,严控预算追加。二是筑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将“三保”支出放在财政支出的首要位置,继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三是强化重点支出保障。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紧盯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重大问题和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重大民生事项,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管控防风险。一是强化债务风险防控。构建全口径全方位全链条地方债务风险管控体系,将各类债务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健全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二是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加快做好融资平台压降工作,确保压降完成年度压降任务。三是规范专项债券管理。严格落实“自审自发”试点方案,对专项债券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开展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促进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四)深化改革激活力。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有序推进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分类施策,保主保重、注重绩效的预算安排机制,切实增强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强预算绩效监控和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预算调整挂钩,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作用。三是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再动员再部署再发力,持续深入开展银行账户清查、会计基础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专项检查,继续抓好群众身边风腐问题集中整治,抓实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见实见效。四是加强财政队伍建设。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突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