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预算公开

中方县人民政府 www.zhongfang.gov.cn 发布时间: 2019-01-22 00:00 【字体:

目      录

    第一部分  关于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二部分  2019年中方县政府财政预算表(详见附件1)

    1、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2、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3、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预算表

    4、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

    5、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表

    6、2019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对下级转移支付分项目支出表

    7、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对下级的转移支付分地区支出表

    8、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平衡表

    9、2018年中方县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10、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

    11、2019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12、2019年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下级的转移支付预算分项目表

    13、2019年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下级的转移支付预算分地区表

    14、2018年中方县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15、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

    16、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17、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

    18、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

第三部分  情况说明

    1、关于转移支付情况的说明(详见附件2)

    2、关于举借政府债务情况的说明(详见附件3)

  3、关于汇总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情况的说明(详见附件4)

    4、关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的说明(详见附件5)

    5、2019年财政扶贫资金公开说明(详见附件6)

关于中方县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

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9年1月3日在中方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中方县财政局局长   田  华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县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项决议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有效破解了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难题,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财政运行平稳有序,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508万元,为预算数的100.02%,比上年增收6603万元,增长10.02 %,税收占比为80.8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916万元,为预算数的100.83%,比上年增收3508万元,增长8.90%;上划税收完成29592万元,同比增长11.6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1000万元,比上年增支26700万元,增长13.07%。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831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8316万元,收支平衡。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62614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42165万元,财政补贴19360万元,利息等其他收入1089万元;支出完成55500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53823万元,其他支出1677万元,当年结余711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2362万元。

由于五家县级国有企业当年未实现盈利,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均为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外,其他预算执行情况均为预计数,决算编制汇总后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18年全县预算执行呈现四大特点:

(一)收入量质齐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财政增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宏观方面,国家实施新一轮减税降费、“挤水分”等强基础、利长远的调控措施;微观方面,缺乏新兴财源、县域经济内生动力不足。面对困难,我们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以赴稳增长保目标,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培植财源,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财源,钻研土地文章增加财源,全县联动协税护税,查漏补缺强化征管,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收入质量明显提升,与上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占比提高4.3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税占比提高6.88个百分点,均高于考核目标。

资金撬动产业发展。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结合基金预算安排资金22927万元,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支持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促进一二三产转型升级、融合发展。2018年,规模工业企业全口径税收完成1.75亿元,增长41.3%,增幅排全市第一。

多点开花全面增收。深入开展财税调研,形成全面增加税收、非税、基金等三块收入的增收思路,并对照抓好落实。开展房、土两税专项清理,强化欠税清缴,稽查促收。科学确定非税执收目标并保障经费,加强非税征缴稽查,以票管收,应收尽收。加强土地资源利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开发项目,实现土地开发指标交易收入13253 万元。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鼓励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促进项目落地投产,积极培植新兴财源。激活房地产市场,凤凰城、碧桂园、中方明珠、南湖花园三期等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形成了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形成税收新增长点。

压实责任协税护税。压实征管部门责任,强化单位协税护税意识,严格考核奖惩,倒逼财税征管工作推进。发起税收收入冬季攻坚战役,按照纳税类别和科目,全面查找挖掘税源,并构建起县级领导挂帅、部门负责人领衔、征管人员落实的梯级管理责任体系,形成征管合力。2018年最后两月,月均完成上亿元税收收入,有效地破解连月税收短收难题,实现财政收入总量、质量齐升,践行新发展理念成效初显。

强化调度抓好入库。将收入征管工作放在“讲政治”、“稳增长”高度来抓落实,采取“月初分解任务找税源,月中对准税源督入库,月底足额入库保进度”的调度模式,财政部门一周一调度,分管县领导半月一调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一月一调度,重要征管事项适时调度,重要时间节点紧密调度,千方百计找税源,督促征管到位,多方协调凝聚力量,共同协税确保入库,尽最大努力实现均衡入库,力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

(二)支出结构优化,“三保”支出优先保障。在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坚持“保工资、保基本运转、保基本民生”的顺序,通过盘活存量、整合资金、加大“三争”工作力度,增强保障能力;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清理县级民生政策,腾出财力兜住基本民生底线。全县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1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

工资福利优先保障。工资发放首先保障。将工资发放录入职能归还预算单位,实现工资异动、支付动态管理,离退休人员工资实现社会化发放。积极调度资金,确保每月20号前工资足额发放到位。落实国家工资提标政策,不仅补发了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的调标工资,还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预发了2018年7月至12月调标工资。人员待遇兜底保障。将单位过来承担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残疾人保障金等人员经费按规定标准统一纳入财政保障,住房公积金的配套比例提高至12%,年终绩效奖按人均1万元标准(含教师)保障。

基层运转优先保障。实施人员经费兜底和公用经费分类分档分项定额预算改革,乡镇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人均提高1.1万元。村级运转经费比上年增加935万元,增长29.03%,村均提高7.2万元。积极与省厅汇报沟通,合理调度库款,在有限的财力下,实现了基层运转经费优先保障到位。

民生福祉优先保障。坚决落实中央、省明确要求保障的基本民生支出,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不断提高。教育、科技、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分别完成42751万元、4302万元、27806万元、27130万元、6717万元、49596万元、954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71%、26.64%、11.06%、21.3%、63.51%、8.57%、28.88%。

教育:启动芙蓉学校建设,计划投资16000万元,已投入3000万元完成前期征拆、土地报批、规划设计,建成后将增加学位2000个。实施教育基础设施扩容提质改造、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全面改薄等建设,共投入6423万元。安排教育公租房配套资金639万元,累计配套5479万元;学校设备采购资金1123万元,教育信息化资金945万元,教育强县基金300万元,课改资金200万元,校车专项资金553万元。落实学生资助政策,资助总额达1773万元,资助学生3.2万人次。2018年,我县顺利通过两项督导省检和义教均衡发展国检。

文化:落实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资金107万元;投入500万元完成县“文体中心”设备购置项目;投入260万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投入50万元建成全县第一个24小时智慧图书馆;投入45万元用于农村电影免费放映,投入66万元开展送戏下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社保:社保兜底继续提标。企业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增资135元,实现连续14年提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103元。农村低保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163元、153元、143元提高到190元、180元、170元;低保兜底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280元提高到322元;城市低保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330元、270元提高到420元、370元、320元。特困供养人员救助集中供养由每人每月550元提高到600元,分散供养由每人每月328元提高到42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55元。

医疗卫生: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补助标准由450元提高到490元;基本公共卫生人均补助标准由50元提高到55元。创新“互联网+医保”服务模式,探索城乡居民医保自主缴费方式,结束现金缴费历史,确保资金安全。推进“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及工伤保险下放改革,实现便民高效。投入450万元添置更新县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投入172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平台建设和设备购置,投入240万元用于妇幼服务大楼建设,提升基层医疗体系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投入 95万元检查7111人,加强农村妇女身体健康保障。

(三)加强重点支出保障,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支出列入重点保障范围,给予重点保障,坚决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

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全面甄别统计隐性债务,摸清了全县隐性债务底数,明确了偿债主体。通过财政资金安排、平台公司自筹、借新还旧、展期等措施积极偿还债务。全年化解隐性债务6.79亿元,其中偿还本息5亿元,展期1.79亿元。成立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隐性债务化解方案,建立了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协同联动、响应快速、处置稳妥的隐性债务防范化解工作机制。成立对外借款清理领导小组,制定专门工作方案,责任到人,强化催收。目前我县债务化解有力,风险可控,债务清理工作获得省财政厅卓有成效县市的表彰。加快平台公司整合转型,县城投公司、县经投公司和县兴中公司合并,县交投公司和县众力等公司合并,目前均已完成资产清理,正在开展合并后续工作。全面及时整改,对违规出具的各类担保承诺函,向相关金融机构发出收回通知,个人集资问题已整改到位2200万元,2017年7月14日以后违规举借债务偿还6800万元。加快“三资”处置,通过拍卖公司对几家平台公司现有的房产、土地及其他资产有序转让、处置变现,筹措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整合资金巩固脱贫成果。投入2.58亿元,继续集中财力巩固脱贫成果。其中涉农资金统筹整合2.08亿元,县本级配套安排0.5亿元。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整合资金使用效益。结合市场需求和贫困户收益,加强项目筛选把关,建好项目库,加大产业项目奖补扶持;对基础建设项目实施进度量化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定期上报项目进度,发函督促部门按计划实施项目、按进度请款。制定了《强化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及项目监管联动机制工作方案》,进一步厘清行业部门职责,建立财政内部联动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的工作局面。完成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动态监控系统数据录入,实现资金分配进度和绩效目标双100%。

多方投入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年初预算安排、整合上级资金和预算调整等多种方式投入21071万元,积极支持打好重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将农村垃圾清运一体化、县城环卫绿化、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地表水自动检测站建设、河道保洁和河长制等专项经费纳入年初预算安排。通过预算调整,安排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养殖场退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观音塘锰渣治理应急处置、泸阳环保整治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销号。

(四)改革纵深推进,提升绩效保障安全。

一是盘活存量保民生保重点。按照《预算法》和中央加快预算执行、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等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清理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盘活存量资金2亿元,统筹用于教育、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和打赢三大攻坚战等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

二是全过程评价增效益。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积极探索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实施对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县本级40个2.2亿元民生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价。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市县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A级单位称号。

三是规范采购评审节支出。坚持“先有资金来源,后评审采购”的原则,严格按预算控制项目支出,防范无预算项目建设增加隐性债务的风险。建立责任明晰、简政放权、规范程序的政府采购机制。制定《进一步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监督管理的意见》,加强对施工设计图必要性、合理性的审核和把关,实现精准评审,全年评审预结算项目274个,审减资金1.1亿元。

四是优化账户管理促廉洁。开展专户清查整改,保留专户17个,撤销专户5个,保证了现有专户均在允许保留的7种常规类专户和12种专项支出类专户范围。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的审核,强化资金监管,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杜绝“小金库”行为。

五是惠民补贴发放更清晰。对照政策全面梳理惠农补贴项目,确保政策一一落实到位。统一开设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白卡(折),并将明细条发放到户,让贫困户有本明白账。全年发放惠农补贴27.5万户次、金额22949万元,发放项目增加至85项。我县惠农补贴“两卡两折”工作荣获先进县称号。

六是非税电子化收缴更便民。在交警大队和高中阶段学校建立非税移动缴费平台,政务大厅和不动产中心收入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真正落实了便民服务。将所有学校缴费全部纳入非税汇缴结算户管理,实行代收代付,有效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

七是减少行政审批优服务。梳理并公开政务服务事项44项,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接入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群众在网上办事对接,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间缩短30%。

八是财政监督转型保安全。监督关口前移,对预算编制、项目资金使用等全程监督,嵌入式财政支出全程监督格局基本形成。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政策部署,对民生、偿债、扶贫资金重点监督。开展第九届全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实现财政知识更新和业务提升,被省财政厅授予全省“先进单位”。

九是限时办结加快预算执行。按照“主管部门6月底前提出当年用款计划,按程序审批下达”的模式,加快预算执行。采取限时下达制,对10月底仍未能分配下达的资金,由县财政统一收回,调整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按照上级要求,对上级专项资金接到资金文件后30日内分配下达,推动财政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实际消费。

在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管理和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税源结构不优、新兴税源贫乏,实现稳定增收难度大,刚性支出占比高增长快、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任务艰巨;绩效评价有待深入,成果运用仍需加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今后我们将在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9年预算(草案)

2019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预算法和规范财政管理相关文件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防范化解财政运行和债务风险;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有效盘活存量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保障基本保障重点;规范和加强项目支出管理,建立项目库体系,严格项目立项,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联动和制约机制,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预算管理链条,加强预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努力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

2019年预算编制遵循“四保一防”的基本原则,即:一是保收入原则,要千方百计开源增收;二是保工资原则,严守底线;三是保基本运转原则,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四是保基本民生原则,科学确定保障标准和范围;五是防风险原则,有计划地化解债务消化挂账。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2019年预算草案如下: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完成78308万元,增长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拟完成45490万元,增长6%;进一步提升收入质量,地方财政收入非税占比继续压减5个百分点。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2417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完成143300万元,预计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0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量拟安排163300万元,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拟完成4511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支出拟安排4359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当年结余1519万元。

五家县级国有企业预计当年未能实现盈利,按照真实性原则,暂不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55个县直部门的部门预算收入拟安排17741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94025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9475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3431万元,上级财政补助70480万元。拟安排支出17741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3521万元,项目支出103890万元。县直部门预算(草案)均为平衡预算。

2019年,财政增收面临“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压力,财政支出面对“基本工资提标、债务还本付息、基本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挑战,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财政形势十分严峻。但我们绝不退缩、知难而上,继续发扬敢打敢拼、担当实干的优良作风,努力开源节流、兜住“三保”底线、改革提质增效。我们相信,只要全县人民上下一心、和衷共济,必定能化危为机,实现新发展。为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开源提质,推动经济增效财政增收。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创新升级,促进创业带动,支持民营经济,改善营商环境,壮大实体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内生动力筑固财源基础。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年”活动,精准开展招“强”引“实”扩大招商引资,以两个园区为平台对接产业转移壮大园区实力,实施 “6个10”工程拉动产业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产业体系培植新兴财源。紧紧抓住“脱贫攻坚土地政策支持”的重要契机,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做好土地文章,提早谋划精准发力保目标,全面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土地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土地运营和土地出让,千方百计做大做实土地基金收入,变资源为财源充实壮大可用财力。着力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坚持依法治税、共同协税,建立财税综合信息平台,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既依法执收又应征尽征,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乡镇卫生院票据电子化改革进程,进一步规范教育和医疗收费行为。建立分类考核激励机制,修改完善“三争”工作考核办法,督促部门深入分析研究上级政策项目支持方向,鼓励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在环保治理、乡村振兴、产业扶持等上级重点支持的领域要力保平均份额,力争“三争”工作实现重大突破,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提供财力支持。

(二)想方设法兜住底线,着力保障基本压缩一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过苦日子”的思想,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在上年压缩50%的基础上再压减50%;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全面清理体制外人员供养,精简临时机构,整合资源降低维护成本,倡导“自力更生,丰衣足食”。通过压缩一切可压缩的支出,想方设法腾出财力兜住“三保”底线。落实国家基本工资调标政策,确保按政策足额到位;村干部工资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挂钩,实行“基本报酬+绩效奖励”的模式,建立逐年增长机制;资金调度坚持工资优先原则,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守住工资底线。人均公用经费标准下调0.2万元,按标准安排工会费、福利费,保基本运行。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好民生工作,全力以赴兜住基本民生底线;继续加大对教育、社保、就业、科技和低收入人群的投入,增进改善民生福祉,推进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幸福家园建设进程;继续整合涉农资金2亿元以上,用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加强产业扶持力度,稳定贫困人口收入;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精准化治气、系统化治水、综合化治土,重点支持泸阳片区环保整治、观音塘锰渣库综合整治工程、农村垃圾清运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保卫蓝天、碧水、净土,确保全县环境质量得到持续稳定改善;建立民生支出标准清单管理制度,加强民生支出事前评估认证管理,科学确定保障标准和范围,全面清理民生支出政策,取消超越发展阶段和财力可能的地方自定民生政策,确保民生支出的可持续性。

(三)综合施策化债消赤,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格按照中央、省市防控隐性债务的总体要求,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坚守“隐性债务不新增、借新还息不发生、‘三保’支出不断链”三条底线,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精准甄别,分类化解。按照“优先保障利息,考虑部分还本”的原则,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本息,统筹上级资金、非税收入、本级财力纳入预算安排,积极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对经营性债务,通过股权收益、资产处置、发行企业债、借新还旧、参与项目竞标等方式偿还本息。牢固树立严控并化解债务风险的意识,各债务单位和平台公司要积极采取措施消化存量债务,通过争取资金、压缩支出、处置资产等多种方式化解存量债务。严格债务单位考核,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债务管控不力、化解不实的单位责任人责任。坚决落实上级关于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消化挂账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将消化财政历年挂账纳入预算安排;开展往来款清理,加强财政对外借款清收。严格预算约束,强化预算执行,有多大财力办多大事,无预算的项目一律不能开工。

(四)大刀阔斧改革创新,优化管理打造绩效财政。盘活存量资金,对历年形成的结转结余资金全面收回,统筹用于民生等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加大上级专项资金的统筹使用,打通上级专项与县本级专项的统筹使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逐步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将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实施电子化支付,搭建电子支付软硬件、网络和安全平台,优化支出流程,实现预算单位在网上即可办理财政资金支付各项业务,提高资金支付效率;同时依托平台,对全县所有单位财政资金收支进行动态监控,保障资金使用方向不偏、安全高效。加大预决算、“三公”经费、政府采购、重大民生支出等财政信息的公开力度,打造更加公开透明的现代财政制度。积极配合做好社保和非税收入移交税务部门征收工作。

各位代表,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奋发有为砥砺前行,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监督,虚心听取县政协意见建议,不忘初心,奋勇前进,确保完成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为全县绿色、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中方县人民政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