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财政局2022年度法治财政建设情况报告
2022年,中方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认真学法,积极普法,严格执法,在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法治中方建设贡献了坚实的财政力量。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
1、认真学习法律。“关键少数”带头学。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党章以及财政法律法规规章作为领导班子学习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线上线下”齐头学。线上,利用“如法网”“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参加宪法知识网络答题挑战赛和年度网上学法考法活动。线下,组织力量编印《财政法律法规规章汇编》读本,人手一册,方便学习。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宪法法律知识考试。“以案释法”促进学。把庭审现场变成学习法律和提高本领的“业务课堂”,组织干部亲历庭审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审查过程,“零距离”了解案件证据收集,审查要点和法律依据等。组织观看法治教育影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永做法律上的明白人。
二、积极宣传法律。坚持把抓好“法治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活动,作为推动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机关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重要举措。在局机关,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手机短信、微信微博、悬挂横幅等多种载体宣传宪法和财政法律法规规章。在局大厅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重要论述学习宣传专栏,摆放宪法法律法规宣传折页,方便机关干部和办事群众学习。在联系点,对标干部结对帮扶工作要求,开展“送法入户”活动,运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宣传宪法和法律,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通过合法合理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结对帮扶对象368户,发放宪法和法律法规宣传折页5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政策咨询300余人次,深受群众好评。
三、严格执行法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满意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方面,对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对机构职能、办事程序、法规制度、人事信息、工作动态、财政预算、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资产管理、会计管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等事项,在县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方面,按照省厅统一模版,规范执法文书格式,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部过程进行记录,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方面,局里“三重一大”事项,均按要求依法依规执行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发布等程序进行。近年来,所做出的处理处罚决定均经法律顾问审核,没有被依法撤销或部分撤销、确认违法、变更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干部对于法治建设作为综合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二是法治队伍力量较薄弱,专业性法律人员配备不足;三是行政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执法经验不够丰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厉行法治、践行法治,深入推进法治财政建设,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为中方财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1、完善制度保障,坚持全面“学”。对标“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财政法律法规作为财政干部学法的必备科目,将法治专题作为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必设课程,把法治教育列为干部初任培训、晋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必训内容,推动财政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聚焦重点环节,坚持全面“改”。将依法理财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绩效管理全过程,落实法律法规要求,健全配套制度,进一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政府投资评审、内控信息化等改革,扎实开展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确保财政管理不断加强,财政风险有效防控,财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3、强化内部管理,坚持全面“防”。围绕财政资金分配拨付、惠农资金发放和重点工程建设等关键岗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继续开展“以案释法、以案释纪”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干部素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着力造就一支思想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