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水运事务中心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中方县人民政府 www.zhongfang.gov.cn 发布时间: 2024-04-17 09:33 【字体: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与机构设置:中方县水运事务中心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机构4个:办公室、法制安监室、港航航道事务室、船舶船员水运发展事务室。

部门职能:1、宣传、贯彻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技术规范;参与行业政策研究工作。

2、参与编制综合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关事务性工作,协助草拟港口、航道、水路运输等专项规划相关事务性工作;协助汇总、编报水路交通建设、改造、养护年度计划草案;协助开展水路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及后期评估的事务性工作;协助开展水路交通运输行业统计信息工作。

3、承担船舶和浮动设施法定检验事务性工作。

4、按权限参与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统计、分析等相关技术支持工作; 协调指导水上交通应急、搜寻救助、沉船沉物打捞等技术性工作;参与通航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的事务性工作。

5、参与指导水路运输及水运服务市场行业管理事务性工作;协调指导水运行业信用(诚信)体系建设相关事务性工作;承担推进水路运输结构调整和港航物流发展相关工作;指导港口及岸线管理的事务性工作。

6、负责县级航道养护管理的事务性工作;指导航道养护、航标配布(维护)、航道统计等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航道维护工程;参与协调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事务性工作。

7、承担船员管理、船舶登记管理等相关事务性工作。

8、负责指导全县水运事务性工作开展。

9、承担县交通运输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人员情况:我单位共有全额事业编制14名,实有人数14人。

(三)部门年度总体工作任务和重点工作任务:负责全县法制安监、港航航道事务、船舶船员水运发展事务、视频监控租赁费及签单员工资、沅水非法渡口码头整治和执法船运行维护等工作。

1、视频监控租赁费及签单员工资工作:服务于切实保障县域内船舶运行安全及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2、沅水非法渡口码头整治工作:服务于拆除非法渡口码头附属设施,岸线复垦复绿,保障船舶营运安全及广大人民群众安全。

3、执法船运行维护工作:服务于维系执法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好水上安全,对公务用船进行定期检修,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部门年度整体收支情况:包括当年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专项资金管理情况、“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以及政府采购情况等。

本单位2022年预算收入200.32万元,决算收入数是274.02万元,完成预算136.79%,主要是增加人员经费97.57万元(人员工资调标资金12.57万元,农村客运油补资金85万元),公用经费增加0.07万元,项目经费减少23.94万元。预算支出200.32万元,包括基本支出149.56万元,其中人员支出138.49万元,公用经费11.07万元,项目支出50.76万元;决算收入数是274.0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74.02万元,决算支出数274.02万元,包括基本支出247.20万元和项目支出26.8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236.06万元和公用经费11.14万元,完成预算165.28%,主要是增加人员经费97.57万元(人员工资调标资金12.57万元,农村客运油补资金85万元),公用经费增加0.07万元。项目支出预算数为50.76万元,决算数为26.82万元,减少了23.94万元,主要是因为增加了公益性岗位工资,减少了执法船运行维护费、渡船维修和渡船维修费。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为0.95万元,决算数为0.54万元,较预算减0.41万元,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减少支出。

(五)部门年度整体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全力抓好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抓好宣传教育。我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600余份,张贴宣传画报30余张,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00余人次。6月份,县交通运输局、县水运事务中心等相关单位联合在涉水乡镇开展了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展出宣传展板4块、宣传横幅2幅、发放宣传资料120余份、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50余人次。通过集中宣传活动,让群众对水上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常识等水上交通安全更加了解,安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逐渐形成人人自觉讲安全、重安全的氛围。组织辖区船务运输公司及安保公司负责人、安全员积极参加市局的业务技能和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水运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另外,我中心还深入结合日常安全检查,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意识进船舶活动。通过工作人员下河上船对船主、船员及乘船人员进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和安全防范、应急知识进行宣讲普及,以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乘客的安全意识及应急能力。

二是抓好隐患治理。我单位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以“除隐患,防事故,保畅通”为核心,尽职尽责,扎实做好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把好安全关,认真维护水上交通秩序。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检查180人次,共检查客渡船500艘次,现场纠正或限期整改安全隐患20艘次,全部整改到位。加强汛期船舶船体状况及消防设施检查力度,督促船舶所有人和船员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配齐救生设备,维持船舶船体良好,严禁客渡船大雾、大风、大水冒险航行及带病和超载航行。抓好春运、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监督工作。春运和节假日前都制定了安全工作方案,召开了安全工作会议,将安全责任一级抓一级落实到位。在春运和节假日期间,严格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并派工作人员分批下到重点渡口、客运码头和沿河集市点现场安全监管,确保安全。配合县水利局、沿河乡镇政府,对沅水占航道非法采砂挖砂船行为及不按相关规定停泊指定区域进行整治,进一步保障了汛期安全。

三是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6月份,我中心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在中方县沅盛水路运输有限公司和铜鼎镇学校开展“安全生产大讲堂”、“安全生产公开课”、“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现场观看安全教育警示片、发放宣传资料、手册,形式各具特色、丰富多彩。通过“安全生产大讲堂”“安全生产公开课”等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法和水上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活动,强化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让普法宣传接地气、入人心,增强从业人员履行安全义务、维护安全权益的意识,营造行业学法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四是强化协同合作。结合水上交通安全视频监控手段,强化汛期、重大节假日以及各地方赶场日期间的水上安全监控,当班值班员、签单员及沿河各乡镇政府监管安全部门协同完成对各渡口、码头的签单发航工作。监控中心实时监控渡运现场图像,严格监督签单员签单发航和工作纪律,值班员每日及时填写“签单员到位情况检查表、上报疫情每日报表”,主动协助执法大队及公安部门在监控中心查询犯罪分子的车船通行及违规情况,维持水上交通安全秩序平稳有序。加大对辖区渡口、码头的巡查力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渡口、码头,及时通知相关政府的安全管理机构进行措施的落实,严格落实 “八不发航”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通过监控中心平台,查处3起违章行为,并移交执法大队对违章行为责任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有效地维护了辖区水上交通秩序的安全稳定。

(二)强化辖区航道整治工作

一是抓好船舶碰撞桥梁整治工作。结合省市县整治工作方案,对辖区内4座桥梁有关情况进行了核查,争取项目资金,设置水面航标,完善相关设置;每月开展桥区安全巡航,做好巡航记录,确保过往船舶通行安全。

二是配合做好洪辰航道中方段建设工作。及时洪辰航道建设项目部沟通,抓好航道站房建设用地征拆工作;安排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抓好航道建设相关工作。

二、部门整体评价工作开展

(一)绩效评价实施过程情况

我中心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有完善的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地执行,从而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从以上各专项经费的使用及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专项经费都已使用完毕,各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有效地提高水运事务的各项工作。

(二)绩效评价整体结果概况

自我填报《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表》,得分89分。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本中心2022年基本支出的预算数是200.32万元(其中人员支出138.49万元,公用经费11.07万元)。决算数是274.0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6.79 %(其中人员支出236.06万元,完成预算170.45%,主要原因是增加人员经费97.57万元(人员工资调标资金12.57万元,农村客运油补资金85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1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63%,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防汛经费,保障汛期安稳渡过;“三公”经费预算数0.95万元,其中:公务招待费0.1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8万元;决算数为0.54万元,较预算减少0.41万元,主要原因为厉行节约,减少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本单位2022年项目支出的预算数是50.76万元,决算数是26.82万元,减少了23.94万元,主要是因为增加了公益性岗位工资,减少了执法船运行维护费、渡船维修和渡船维修费。

(三)支出绩效情况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包括预算编制、目标设定分析等;

2022年本部门年初预算收入200.32万元,比上年231.85万元减少了31.53万元,减少了13.59%,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基本支出收入减少了27.53万元,项目经费减少了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200.32万元,比上年减少了27.53万元。

(二)执行管理情况分析,包括资金执行进度、调整情况、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及项目完成进度情况等。

2022年本部门支出274.02万元,比上年216.59万元增加了57.43万元,增长26.52%;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基本支出增加了85.36万元,项目支出减少27.9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47.20万元,比上年的161.84万元增加85.36万元,增长52.74 %;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236.06万元,比上年150.12万元增85.94万元,增长57.25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人员经费97.57万元(人员工资调标资金12.57万元,农村客运油补资金85万元);公用经费11.14万元,比上年11.72万元减少0.58万元,下降4.95%,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因为厉行节约,减少办公费、印刷费等支出。项目支出26.82万元,比上年54.75万元减少了27.94万元,减少了51.03%;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公益性岗位工资,减少了执法船运行维护费、渡船维修和渡船维修费。

四、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观念不强,工作质量待提高

部分职能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还不足,缺乏主动性;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意义、框架、思路、操作规程认识不够深入,申报绩效目标不够明确,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不严谨等。

(二)预算编制工作有待细化

预算编制不够明确和细化,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需要提高,预算执行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今后工作中将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股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优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项目,尽量压缩变动性的、有控制空间的费用项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加强内部预算编制的审核和预算控制指标的下达。

五、整改措施或建议

(一)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二)完善资产管理,抓好“三公”经费控制。严格编制政府采购年初预算和计划,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三)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特别是针对《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无


附件2: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

得分

指标名称

指标解释说明

投入(15分)

投入(15分)

目标设定

(5分)

职责明确(1分)

部门的职责设定是否符合“三定”方案中所赋予的职责和年度承担的重点工作,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工作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符合(1分);

不符合(0分)。

1

活动合规性(1分)

部门的活动是否在职责范围之内并符合部门中长期规划,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活动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评价要点:

1.部门活动的设定在部门所确定的职责范围之内;

2.部门活动符合市委、市政府的发展规划及本部门的年度工作安排与发展规划。

全部符合(1分);

其中一项不符合(0分)。

1

活动合理性(1分)

部门所设立的活动是否明确合理、活动的关键性指标设置是否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活动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评价要点:

1.活动目标的设定是可量化的,可通过清晰、可衡量的关键指标值予以体现;

2.在活动目标设定时,将关键指标明细分解为具体的达成目标与工作任务。

全部符合(1分);

其中一项不符合(0分)。

1

目标覆盖率(1分)

部门年度申报绩效目标项目资金额与部门项目预算资金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落实财政部门绩效目标申报要求的资金覆盖情况。

覆盖率=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资金总额/部门项目预算资金总额×100%

达到目标值得1分,未达到目标值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覆盖率/目标值×1,超过目标值不加分。

1

目标管理创新(1分)

部门编报整体绩效目标和申报项目绩效目标的数量超过规定的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绩效目标管理创新工作情况。

项目绩效目标创新=部门绩效目标编报数量-按财政部门要求的绩效目标填报数量

每超过1项得0.1分,满分1分。

1

预算配置(10分)

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3分)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由编制部门和人劳部门批复同意的临聘人员除外。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人员编制数。

目标值≤100%;达到目标值得3分,每超出1人扣0.1分,扣完为止。

3

“三公经费”变动率(4分)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目标值≤0;达到目标值得4分,未达到目标值的采用比率扣分法:扣分值=“三公经费”变动率×4×10,变动率达10%以上的扣4分。

4

重点支出安排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

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具体由被评价部门提出后经对口部门预算管理处审核确定。

项目总支出: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目标值≥70%;以3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重点支出安排率/70%×100%×3,超出目标值不加分。

3

过程(55分)

过程(55分)

过程(55分)

过程(55分)

预算执行(27分)

预算完成率(3分)

通过对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较,反映和评价部门预算的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目标值≥100%;

达到目标值得3分;

100%>结果≥90%,得3分;

90%>结果≥80%,得1分;

结果<80%得0分。

3

预算调整率(3分)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目标值为1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2

支付进度率(6分)

部门年度支付数与年度预算(调整)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和均衡程度。

半年支付进度=部门上半年实际支出÷(上年结余结转+本年部门预算安排+上半年执行中追加追减)×100%

全年支付进度=部门全年实际支出÷(上年结余结转+本年部门预算安排+全年执行中追加追减)×100%

半年进度:结果≥50%,得2分;50%>结果≥40%,得1分;结果<40%,得0分。

全年进度:结果≥100%,得4分;100%>结果≥95%,得3分;95%>结果≥90%,得2分;90%>结果≥85%,得2分;结果<85%,得0分。

5

结转结余率(3分)

通过对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较,反映和评价部门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目标值为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3

结转结余变动率(3分)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目标值为≤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采用比率扣分法:扣分值=结转结余变动率×2×10,变动率达10%以上的扣2分。

3

公用经费控制率(3分)

通过对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反映和评价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目标值为≤10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3

“三公经费”控制率(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目标值为≤10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3

政府采购执行率(3分)

通过对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预算项目个数与政府采购预算项目个数的比较,反映和评价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预算项目个数/政府采购预算项目个数)×100%。

政府采购项目中非预算内安排的项目除外。

目标值为100%;以3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政府采购执行率×3。

2

预算管理

(18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1.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2.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3.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全部符合(2分);

符合其中两项(1分)

符合其中一项及以下(0分)。

1

资金使用合规性

(9分)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反映和评价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1.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部门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2.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过程和手续;

3.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

4.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5.不存在截留情况;6.不存在挤占情况;

7.不存在挪用情况;8.不存在虚列支出情况。

全部符合(9分);

符合其中七项(8分);

符合其中六项(5分);

符合其中五项(3分);

符合其中四项及以下(0分)。

9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3分)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评价要点:

1.公开预决算信息;

2.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3.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全部符合(3分);

符合其中两项(2分)

符合其中一项及以下(0分)。

3

基础信息完善性

(4分)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评价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评价要点:

1.基本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2.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

3.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

4.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准确。

符合全部四项(4分);

符合其中三项(2分);

符合其中两项(1分);

符合其中一项及以下(0分)。

2

资产管理(8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1.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2.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3.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全部符合(2分);

符合其中两项(1分)

符合其中一项及以下(0分)。

1

资产管理完全性

(3分)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资产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1.资产保存完整;

2.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账实相符;

3.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符合全部三项(3分);

符合其中两项(2分);

符合其中一项(1分);

符合零项(0分)。

2

固定资产利用率

(3分)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目标值为80%;以3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固定资产利用率/80%×100%×3,超出目标值不加分。

3

预算绩效监控管理(2分)

监控率(2分)

部门(单位)纳入绩效监控的项目数量占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数量的比重,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在项目运行中实施绩效管理的水平和程度。

监控率=实施绩效监控项目数/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数×100%

目标值为90%;以2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监控率×2,超出目标值不加分。

1

产出(15分)

产出(15分)

职责履行(15分)

项目实际完成率(4分)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的项目数与计划完成的项目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履职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项目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项目数/计划完成项目数)×100%。

目标值为100%;

达到目标值得4分;

100%>结果≥95%,得3分;

95%>结果≥90%,得2分;

90%>结果≥85%,得1分;

结果<85%得0分。

4

项目质量达标率(4分)

部门已完成项目中质量达标项目个数占已完成项目个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项目质量达标率=(已完成项目中质量达标项目个数/已完成项目个数)×100%。

项目质量达标是指项目决算验收合格。

目标值100%;以4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项目质量达标率×4,≤95%的扣4分。

4

重点工作办结率(4分)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

目标值100%;以4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重点工作办结率×4,≤90%的扣4分。

4

部门绩效自评项目占比率(3分)

部门自评项目在所有项目中所占的份额,反映和评价部门对项目自评的重视程度。

占比率=(自评项目资金量/项目支出资金量)×100%。

部门支出项目绩效自评范围:本年度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

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占比率/目标值×3,超过目标值不加分。

3

效果(15)

效果(15)

监督发现问题

(2分)

违规率(2分)

部门存在违规问题的资金数量占部门预算支出资金总额的比重,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管理使用的合法、合规情况。

违规率=存在违规问题的资金额/部门预算支出资金总额×100%

目标值0,达到目标值得2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1分

2

工作成效(5)

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评价(5)

财政部门对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评价结果,用以反映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取得的成效。

1.财政部门对部门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核查评价,包括绩效目标管理、绩效执行监控、绩效自评和评价结果应用等情况,按百分制。

2.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各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评价结果。

综合得分=(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评价结果/100)*5分

4

评价结果应用

(2分)

应用率(2分)

部门应用绩效评价结果的项目数占绩效评价项目数的比重,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水平和程度。

应用率=应用绩效评价结果的项目数量/部门实施绩效评价项目数量×100%。

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包括向财政部门报告绩效评价结果、向被评价单位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内部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和落实整改措施等方面,其中,落实整改措施包括调整预算结构、改革预算管理、整改发现问题、健全制度措施和实施绩效问责。

目标值为100%;以2分为上限,采用完成比率法计分:得分=应用率×2,超出目标值不加分。

2

结果应用创新(1分)

结果应用创新(1分)

部门将绩效结果主动对外公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向同级政府、人大等部门报告,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在结果应用方面的创新情况。

评价要点:

1.部门是否按要求对社会公开绩效评价结果。

2.部门是否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向同级政府、人大等部门报告。

全部符合(1分);

符合其中两项(0.5分)

符合其中一项及以下(0分)。

1

社会效益(5分)

社会公众满意度(5分)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公众对部门履职效果、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厉行节约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反映和评价部门支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按照满意度调查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给予该项指标打分:

优秀(5分);良好(3分);合格(1分);不合格(0分)。

4

小计

100

89

评价结果

□优秀  90分≤得分≤100分; R良好  80分≤得分≤89分;

  □中  60分≤得分≤79分;  □较差  0≤得分≤59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中方县交通运输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