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规划计划

中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中方县人民政府 www.zhongfang.gov.cn 发布时间: 2025-07-14 17:05 【字体:

     一、2025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分解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目标任务(序号13):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优化知识产权激励政策,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水平,新增有效发明专利50件以上,有效商标注册100件以上。

完成情况: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中方县第一批 13 项重点改革事项之一,自 2024 年底启动,由县局牵头,开全市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之先河。县局组织协调县直各部门按照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可操作易复制推广” 的改革思路,重点着眼于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通过走访调研、统计分析、座谈讨论、征求意见,形成制订《中方县深化知识产权领域重点事项改革方案》(送审稿),共 9 条具体改革措施,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在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方面,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水平1-4 月,全县发明专利授权 30 件,发明专利授权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 26.3%,居全市第一。全县有效发明专利 447 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 18.91件,同样位居全市第一。同时,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运用,办理专利质押融资 1 笔,质押专利 8 件,质押金额 1200 万元,意向专利质押融资企业3家,意向专利质押融资金额3700万元。推荐 3 家企业申报省知识产权项目,为实现全年新增有效发明专利 50 件以上,有效商标注册 100 件以上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序号65):及时兑现各项惠企政策,切实降低经营成本,新增市场主体1300件以上。

完成情况:2025 年主体倍增任务为个体 1000 户、企业 440 户,现已完成个体净增 2142 户、企业 462 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个转企任务 6 户,已完成 8 户;完成五里村、新店坪村个体及企业迁出;推进 “高效办成一件事”,完成企业注销业务一件事,其他业务有序推进;5 月 18 日,肖武局长开展 “一把手走流程”,体验多项业务办理流程与堵点。同时,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及时兑现各项惠企政策,切实降低经营成本,为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远超预期,完成情况十分可观,向着全年新增 1300 件以上的目标大步迈进。

(三)目标任务(序号105):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决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完成情况:1)智慧监管成效卓越充分运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全县 42 家食品生产企业、5542家食品流通企业全纳入,实施风险分级管理与监督检查,大幅提升监管效率与精准度。

2)专项整治成果斐然: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特殊食品等多项专项行动,联合多部门重点整治校园周边、农村市场,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3 起,罚款 1.13 万元,有效净化市场环境。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 “四个最严” 要求,在各项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中,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全力守护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3)社会共治深入推进:开展 “你点我检” 活动,收集群众检测需求 30 余条,完成检测 33 批次并全部公示,增强群众参与感与信任感。

4)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创新:通过 “食堂开放日”、家长监督员等机制,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公示监管人员信息,形成社会监督网络。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药械监管工作

市场准入严格把控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县有药品批发企业 1 家、药品零售连锁公司 1 家、药品零售企业 90 家、各级医疗机构 229 家,严格履行药械行政受理职责,确保市场准入规范。

专项整治全面开展:开展药品经营环节 “清源” 行动,对县域药械化单位进行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共计检查各级医疗机构 30 家次、药品批发 1 家等;集中开展乡村卫生室专项整治,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加强高风险药品专项检查,保障药械安全。

宣传活动成效显著:开展 “3.15”、“化妆品宣传日” 等活动,发放药械化宣传资料 1500 余份,提升公众药械安全意识。

(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生产环节源头治理: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动态管理,检查 22 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 10 个;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和添加剂使用关,抽检 42 批次,对 1 家不合格桶装水企业立案。

流通环节严格监管:加强校园及周边监管,检查学校商店 16 家次;开展多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联合多部门查处案件3 起;加强食品销售者检查,出动执法人员688人次,检查1366家次;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41批次,不合格处置率 100%,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参与人数约400人次 。

(三)计量监管工

器具检定有序开展:共检定计量器具 600 余台件,包括日用衡器、燃油加油机、压力表等,保障计量准确。

专项整治与宣传同步:开展 5.20 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开展水电气专项整治,检查 3 家企业;在集贸市场设立公平秤 24 台;检查检验检测机构 5 家;开展交通问题顽障痼疾集中整治,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4 份并整改完成。

(四)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企业巡查与抽样落实完成全县工业许可证等企业巡查工作,帮助企业查找不足;配合市级农资监督抽查 23 批次,开展农资等多项专项整治工作。

标准与质量发展推进:推广企业标准公示平台,完成 15 个标准公示;完成长质量奖材料收集和学生儿童产品安全进校园宣传工作。

(五)特种设备监管工作:

隐患排查与整治有力确定重点监督检查单位,加强检验检测和现场检查,开展多项专项检查,出动检查车辆 80 台次、人员 176 人次,检查单位 109 家,下发指令书 28 份,立案 3 起,形成监察 “闭环”。

机制建设与责任落实:完善气瓶监管机制,落实各方责任,推行安全责任承诺制,加强人员培训。

(六)信用监管工作:

年报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截至 6 20日,全县企业年报公示率达 50%。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规范:制定计划和方案,组织检查,1 - 6月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事项清单 21 项,检查市场主体95户。

信用修复与管理优化: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办理企业移出经营异常 8 户,修复严重违法失信自然人 1 人;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七)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检查各类学校67 所及周边餐饮、销售单位,出动执法人员 680 人次,提出整改意见64条,现场消除隐患5起。

(八)网络交易和广告监管工作:

出动执法人员 60 人次,检查经营主体 35 家次,处理网络监测涉嫌违法线索11 条,立案查处违法广告案件 2 起,结案 2起,罚没 23450 元。

(九)知识产权工作:

1 - 4 月,全县发明专利授权 30 件,发明专利授权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 26.3%,居全市第一。全县有效发明专利 447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 18.91 件,居全市第一。办理专利质押融资 1 笔,质押专利 8 件,质押金额 1200 万元,意向专利质押融资企业3家,意向专利质押融资金额3700万元。推荐 3 家企业申报省知识产权项目。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深化专项整治

食品安全领域:聚焦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开展节令食品专项治理,加大检查力度,确保节日食品安全。持续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 “四个最严” 要求,强化全链条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全力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药械化领域:继续推进药械化专项检查,加强对高风险品种和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特种设备领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重点环节监管,完善智慧监管系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知识产权领域:开展重大活动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强县建设。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激励政策,鼓励创新创造,力争实现新增有效发明专利 50 件以上,有效商标注册 100 件以上的目标。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二)强化日常监管

食品生产流通:到年底实现食品生产和流通安全监管覆盖率 100%,加强日常巡查和抽检,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特种设备:进一步规范安全技术档案,摸清设备底数,确保 “应检尽检”,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网络交易和广告:加大网络交易监测力度,完善广告市场联合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

知识产权:加大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监管力度,加强宣传培训和行政指导,引导辖区市场主体合法使用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防范侵权风险。

(三)加强宣传引导

食品安全宣传:开展 “食品安全宣传周” 活动,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营造社会共治氛围。

其他领域宣传:扩大计量、特种设备等领域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的积极性。

(四)提升监管能力

人员培训:加强对基层所人员和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升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

设备与技术投入:争取经费支持,改善执法装备,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五)推进信用监管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持续推进日常和部门联合抽查工作,做好结果公示和应用,提升监管效能。

年报与信用修复:做好市场主体年报后续工作,优化年报通报制度,规范信用修复流程。

(六)优化服务

专利预审服务备案主体:组织 1 次以上集中培训,提升专利预审服务备案主体企业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育一批核心专利,建立一批专利池。

持续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进一步简化政策兑现流程,提高政策知晓度和惠及面,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助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朝着新增市场主体 1300 件以上的目标努力奋进。

四、对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拓宽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人员整体素质,解决人员老化和能力不足问题。

(二)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鉴于监管面广、任务重,建议增加财政投入,保障监管工作经费,改善执法装备和办公条件,解决私车公用等安全隐患问题。

(三)强化部门协作机制

针对新兴业态监管难题,加强与公安、卫健、教育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四)推进智慧监管建设

加大对智慧监管平台的投入,整合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提升监管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