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全会及2020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促使工作上台阶,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工业生产。1-12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24.1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市平1.31个百分点,县市区排名第一。12月增加值当月完成2.68亿元,同比增长12.6%。积极推进“135”工程升级版建设,新建标准厂房10.91万㎡,在建设面积16.62万㎡,后续规划建设面积8.44万㎡,为园区的进一步扩容发展,引进企业夯实了基础。
2.产业质效。2020年规模工业税收完成2.21亿元,同比增长9.68%,新培育并纳入“四上”规模企业14家(其中工业9家,批零企业4家,重点服务业企业1家),“四上企业”总数达到115家,“四上”企业新增就业人数1200余人。
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6亿元,同比增长-2.4%,与市平均数持平,高于省平0.2个百分点,县市区排名并列第六位(受疫情影响,要完成增速10%的目标任务可以说全市没有一个县市区能够完成)。
4.招商引资。完成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27.9亿元,有新签约3000万以上的项目16个。完成外经76.8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82万美元,实现了自亚信电子搬走后“0”的突破。利用外资完成2259万美元,同比增长318.33%,完成年计划的376.5%。。
5.工业用电。不含高新区,12月份工业用电55480.6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0.03%。
6.科技创新。1-12月全县完成全社会R&D经费投入6.4亿元,同比增长4.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0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6亿元,同比增长6.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为3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0%,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已充分显现。全县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1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30家,大大提升了全县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整体能力。积极落实“真抓实干”激励措施和相关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经费支持,2020年目前已获批了各级各类科技奖补经费600多万元,科技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2021年工作目标及思路
2021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对接湖南打造“三个高地”,抢抓重大机遇,迎接风险挑战的关键之年,是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一年,做好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尤为重要。2021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多措并举,抓好招商引资。利用我县中小微企业孵化园平台,把招商引资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和范围,突出高位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深入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积极筹办长三角、珠三角招商项目集中推介活动,争取更多知名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落户中方。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效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国内500强以及产业带动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项目。2021年新引进项目6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23亿元,合同引资40亿元。在引资到位的基础上,突出抓好落地产出,促使在谈项目签约,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建成企业上规模。
2.利用现有平台,抓好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园区调区扩区,将我县的省级工业集中区、湘商文化科技产业园进行优化整合,建成具有竞争力、吸引力的园区。精准对接省“五个100”、市“五个10”产业项目,深入研究省“135”工程升级版项目,建立县重点项目库,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全力抓好项目特别是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谋划、审核、用地、环评、规划、建设、统计等关键环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完工率和优质率,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双提升。
3.加强科学引导,抓好企业技改。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接湖南打造“三个高地”,抢抓重大机遇,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突出现代装备制造主导地位,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扩产项目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发展,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实施中铁五新、恒裕扩建、中南桥梁、恒大彩印、兴龙玻璃技改扩产。以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着力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高端转型;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加大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的淘汰力度,促进低端产能优胜劣汰。
4.坚持“一企一策”,抓好企业帮扶。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鼓足信心,精细管理,开拓市场,保持良好生产状态,认真研究中央、省、市出台的系列惠企政策,切实为企业发展争取奖励政策和扶持资金。对于特别困难的企业,抓好企业(项目)帮扶工作,适时采取“一企一策”等办法,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稳住阵脚、渡过难关、提升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