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人民政府2021年度决算公开
目 录
第一部分 关于中方县2021年决算草案及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第二部分 2021年中方县政府财政决算公开表(详见附件1)
1、2021年度中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
2、2021年度中方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入决算表
3、2021年度中方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
4、2021年度中方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
5、2021年度中方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分类决算表
6、2021年度中方县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经济分类决算表
7、2021年度中方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级转移支付决算表
8、2021年度中方县一般公共预算对下级税收返还级转移支付分项目决算表
9、2021年度中方县一般公共预算对下级税收返还级转移支付分地区决算表
10、2021年度中方县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11、2021年度中方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
12、2021年度中方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
13、2021年度中方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
14、2021年度中方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
15、2021年度中方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功能分类决算表
16、2021年度中方县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决算表
17、2021年度中方县政府性基金对下级转移支付分项目决算表
18、2021年度中方县政府性基金对下级转移支付分地区决算表
19、2021年度中方县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表
20、2021年度中方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表
21、2021年度中方县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表
22、2021年度中方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决算表
23、2021年度中方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
24、2021年度中方县社保基金收入决算表
25、2021年度中方县社保基金支出决算表
26、2021年度中方县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
第三部分 绩效公开链接
1、中方县2021年度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执行结果公示 2、中方县2021年度绩效自评报告结果公示
第四部分 情况说明
1、关于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的说明(详见附件2)
2、关于举借政府债务情况的说明(详见附件3)
3、关于“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说明(详见附件4)
4、关于2021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说明(详见附件5)
5、中方县2021年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情况总表(详见附件6)
关于中方县2021年决算草案及2022年
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年9月29日在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肖卫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会议报告2021年决算草案和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查。
一、2021年财政决算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认真落实县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各项决议,有效应对多重挑战,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财税改革稳步推进,决算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 收入方面:2021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30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6.05%,较上年增收5768万元,同比增长11.8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9622万元,同比增收5510万元,增长16.15%;非税收入完成14681万元,同比增收258万元,增长1.79%。地方收入中非税占比27.04%,同比压减2.68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提升明显。全年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8129万元,较上年减少1632万元,减少8.26%;上划省级收入完成8275万元,较上年增加2272万元,增长37.85%。
2. 支出方面:2021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763万元,较上年减少4.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306万元,国防支出20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180万元,教育支出46625万元,科学技术支出7403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69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62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957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752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6655万元,农林水支出4904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8670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6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88万元,金融支出91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63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38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2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069万元,债务付息支出3707万元。
3. 上级转移支付方面:2021年,上级共安排我县转移支付166214万元,较上年减少14681万元,减少8.11%。主要是中央特殊转移支付政策取消,加上争资立项工作未达预期,导致转移支付收入大幅减少。上级转移支付具体包括:一是返还性补助3077万元,与上年持平;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149872万元,剔除特殊转移支付资金较上年同口径增长6216万元,同比增长4.33%,主要是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加2301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剔除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增加1897万元,结算补助收入减少847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增加710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增加1055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增加4213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增加862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减少928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减少1740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减少1640万元;三是专项转移支付13265万元,同比减少8652万元,下降39.48%,主要是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较上年减少。
4. 平衡情况:2021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0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621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8794万元,上年结转2046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1995万元,其他调入356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9万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总量为247207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76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719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2235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309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92万元,支出总量247207万元。收支总量相抵后净结余为零。
5、预备费使用情况:2021年预算安排预备费3000万元,已经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查批准调减2695万元,实际全年安排支出305万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7.3洪灾等突发事件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8621万元,比上年增加10559万元,增长37.6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7831万元,比上年增加11051万元,增长41.27%;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605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85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465万元,上年结余262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1600万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总量为7431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72289万元,上解支出26万元,调出199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万元,支出总量74314万元。收支总量相抵后净结余为零。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2613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14659万元,财政补贴收入7069万元,利息收入206万元,其他收入、转移收入676万元;支出21830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21652万元,转移支出等其他支出119万元,当年结余78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7586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由于四家县级国有企业未实现盈利,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未实现本级收入,收到上级转移支付4万元,上年结余2万,共计结余6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1年,省核定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54486万元,其中新增债务限额39600万(新增债券限额38039万元,外贷限额1561万元)。根据上述限额,2021年我县发行新增债券3803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6439万元,专项债券31600万元),发行再融资债券11231万元,平均年限 14年,平均利率3.45 %;到位外贷资金1124万元,共50394万元。截至2021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046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1573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34729万元,控制在省核定的债务限额以内。
(六)需要说明的支出事项
2021年预算调整完成后,根据实际新增财力到位情况,结合落实“三高四新”发展战略的工作要求,经报请县委、县政府同意,安排农信担风险补偿金200万元,高质量发展增收节支奖励312万元,迎丰公园植物园项目30万元。全年安排使用以前年度存量资金2715万元,主要用于农村义务学校营养餐改善、校舍维修、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退耕还林天然林补助等基本民生支出。
以上收支决算数与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汇报的预计执行数不完全一致,是由于财政关账后到决算编制汇总略有调整。
二、2021年预算执行效果及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2021年,我们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县人大决议要求,积极应对落实减税降费、疫情反复带来的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坚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力夯实财源基础。把落实“民营企业21条”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主基调,兑现民营企业各类奖补资金2392万元;积极发挥财政信贷风险金杠杆作用,落实“潇湘财银贷”、农信担保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惠企政策,撬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8600万元;安排新型工业化引导及科技发展、招商引资专项1516万元,开展产业及产业园区提升行动。
全力落实化债任务。预算安排25600万元偿债资金,运用“六个一批”缓释、用好存量、创新融资方式等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有序化解隐性债务37400万元,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完成率100%。全年化解四类债务本金122800万元,偿还债务利息31300万元,重新组建新城投公司,并对6个平台公司进行了清产核资,有效防范了债务风险。
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安排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13373万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培育和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成高标准农田2.14万亩;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巩固提升,改善农村供水人口7430人;完成35.3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完善20.1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13户,其中D级户201户、C级户112户。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持续推进花桥磷矿水污染治理;完成桐木、新路河、花桥三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投入1100万元,继续实施农村垃圾收运一体化;完成农村改厕2335座;投入331万元,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百日攻坚”行动;全力支持“洞庭清波”专项行动,依法组织拆除8家砖厂;全县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学前义务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投入800万元,推动县城“三校五园”项目启动,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布局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810个;启动了25所学校维修工程,消除校舍安全隐患;投入507万元用于改善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装备设施;投入170万元,用于名师培养。全年发放各类学生资助金1196万元,14852人次受益。
基本民生保障得到持续提升。城乡低保一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25元、359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均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55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达到每人每年79元;完成4530名适龄妇女 “两癌”免费检查、2008名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17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332人。全年发放惠民补贴130项,52.2万人次,补贴金额23600万元。
在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管理和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县域财源培植后续乏力、骨干税源缺乏,招商引资项目投产达效速度慢,财政收入规模偏小、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债务风险依然存在。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各项决议,围绕实施“三高四新”发展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不断强化财政管理,深化财税改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上半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9415万元,为预算的50.16%,超序时进度91万元、0.16个百分点,同比增收3041万元,增长11.53%。地方税收累计完成17839万元,同比增收1673万元、增长10.35%。分部门看:税务部门累计完成19820万元,为预算的39.81%,欠序时进度5076万元、10.19个百分点,同比增收2699万元、增长15.76%。财政部门累计完成9595万元,为预算的108.34%,超序时进度5167万元、58.34个百分点,同比增收342万元、增长3.70%。分结构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分别累计完成17839万元和11576万元,非税占比为39.35%,同比提高0.65个百分点。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累计完成12572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3.83%,同比增支5197万元、增长4.31%。其中: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支出累计完成71482万元、与民生密切相关支出累计完成28818万元,两项民生支出累计完成1003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上半年,全县累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009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6.03%,同比减少6144万元、下降37.83%。
2、政府性基金支出。上半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4517万元,同比增支8765万元、增长24.52%;其中城乡社区事务累计支出37488万元,占基金预算支出的84.21%。
(三)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止6月底,省财政厅共下达我县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382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限额11500万元,专项债券限额26700万元。新增债券实际到位和安排使用情况将纳入预算调整方案,按程序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和国家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虽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地方税收收入欠序时进度较多,特别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负增长40%以上。政府性基金收入仅完成年初预算的16.03%。面对困难形势,财政部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强库款保障调度,严格预算执行顺序,确保了上半年财政平稳运行。当前,抗疫形势依然严峻,外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面完成年度财政收入任务面临巨大挑战,下半年财政运行压力仍然很大。我们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突出主线、守住底线,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
(一)多管齐下拓财源。牢固树立“六保六稳”思想,全面压实增收节支各专班的工作责任,围绕“三高四新”财源建设工程,逐步推进和完善财源税收综合治理机制,实现财政收入规模增加、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目标。一是持续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坚持退税与减税并举,以退培源,以减增效,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和税收贡献率,巩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二是不断完善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综合治税网络,推进财税信息共享,实现对税源的全面有效监控,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坚持依法依规组织征缴税费,收入部门要主动落实源头监管、县直各单位加强协税护税工作职能,强化部门联动,运用综合治税平台,及时发布税收预警信息,减少收入流失。四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实现非税收入查漏补缺,推动县级2处矿业权出让取得实质进展。五是做实基金收入,变资源为财源,加强土地运营和土地出让,大力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盘活土地指标交易,充实壮大可用财力。
(二)想方设法保民生。一是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兜牢“三保”底线。优化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提高民生保障能力。二是加大教育、社保、就业、科技和低收入人群的投入,增进改善民生福祉,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建设进程。三是抓好支出保障秩序,做到首保基本支出、再保项目支出;“三保”支出居首、非“三保”支出次之;到人民生支出优先,非到人民生其次。
(三)迎难而上化债务。严格按照中央、省市防控隐性债务的总体要求,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坚守“隐性债务不新增、借新还息不发生,‘三保’支出不断链”三条底线,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牢固树立严控并有序化解债务风险的意识,厘清专项债券项目发行单位、管理单位、使用单位责任,规范使用专项债券资金,落实专项债券偿还责任。科学盘活资金,通过争取资金、压缩支出、处置资产等多种方式化解存量债务。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为深度融入国际陆港,全面推进鹤中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绩效公开链接:1、中方县2021年度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执行结果公示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