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管理、精准服务、精准支付”中方县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覆盖电子化
根据《湖南省财政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关于部署推进市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通知》(湘财库〔2018〕34号)部署安排,2018年9月,中方县积极启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工作,从2019年10个预算单位试运营到2020年所有预算单位上线运行,该县通过构建“精准管理、精准服务、精准支付”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全覆盖电子化管理,为预算单位提供高效的资金支付和结算业务。
一是精准管理,明确重点。下发了《<中方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财库〔2018〕140号),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财政、人行、代理银行工作职责,定期协商研究,多方协作,保障了电子化系统建设有序稳妥开展;按照“统一规范,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的原则,精细精化各流程管理,制定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业务流程,不断完善了差错处理机制和业务应急预案,建立了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相关管理制度,健全了相关业务处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以及风险防范机制。
二是精准服务,加强沟通。我县先后两次召开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培训会,组织财政信息中心、业务股室、市人行、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政策和制度培训,掌握电子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步骤、操作等,同时利用QQ、微信等媒介实时在线交流对实务操作介绍进行积极答疑,搭建了全方位、零距离沟通交流平台。
三是精准支付,快速高效。在传统的资金支付管理模式下,财政业务人员需逐笔打印凭证,在财政和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之间,每日需有专人传递大量的纸质凭证和单据,并需银行工作人员进行重复核对,工作效率较低。实行电子化改革后,实现一套电子凭证在预算单位、财政部门和银行之间的“无纸化”运行,强化了预算执行管理监控,提高部门资金拨付效率,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支付电子化“信息跑路、方便快捷”的优势得以显现,据了解,2020年以来该县通过电子化支付资金达到4.92亿元。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通过支付信息电子化传递,财政财务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各项财政支出业务,实现了不见面快捷支付,既保障了财政抗疫资金快速拨付到疫情防控一线,又有效落实了部门单位间的联防联控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